端正思想,凝练方向,夯实科研基础力量——电子工程系雷达与定位团队党小组助力研究生培养

2021-01-19 15:05:24

一、基本动因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2018年5月2日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电子科技大学入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行列、实施新的办学结构改革和四年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新使命、聚焦新任务、把握新要求,是摆在电子科技大学基层党支部面前的重要任务,抓好研究生培养、凝练方向、夯实科研基础力量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此,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在第七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继续实施研究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生精英培养计划和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全面建设精准化学生工作体系与平台”的方案。

电子工程系雷达与定位团队党小组积极响应学校方案,由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开展了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培训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在于让研究生们端正思想、了解动向、学习方法、凝练方向,整个课程分为上述四个部分,由团队全体教师分别讲授。

二、具体做法

课程一:端正思想,勤学苦练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2018年5月2日

主讲老师:沈晓峰研究员

在这部分课程里,沈晓峰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和团队的历史和现状,详细解读了对学校“求真求实、大气大为”校训和团队在开创之初杨万麟教授定下的“认准方向,埋头苦干,必出成果”的理解。沈老师结合团队3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让同学们明白,进入一流大学只是走出了一小步,还需要同学们继续努力,用新举措、新奋斗,出新成效,才能达成真正一流的目标。因此,思想上一定要明确,科研之路没有坦途,一定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同时也强调教师引导、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勇于承担、敢于沟通,奋发向上,早出成果。

课程二:了解动向,树立信心

主讲老师:万群教授

万群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科研积累,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上的学术研究动态,展望了未来新的研究方向,并概括总结了团队研究方向在其中所出的位置。万群教授长期从事阵列信号处理、电磁频谱空间认知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成就显著,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案例丰富,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树立了信心。

课程三: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主讲老师:黄际彦副教授、陈章鑫副教授、况凌副教授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好工具是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的基础。为此,课程组特地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同学们开设了从高效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硬件设计基础、软件设计基础等相关专题,让同学们熟悉科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并了解各类相关工具。在这部分课程里,设置了相关的实训环节,以训促学,快速掌握。

课程四:凝练方向、快速进入角色

主讲老师:梁菁教授、廖阔副教授、郭贤生副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与定位团队在多年的踏实工作中,凝练了新体制雷达系统、雷达目标识别、软件化雷达、雷达及其体系对抗仿真评估技术、无线电定位于电磁频谱空间认知等研究方向,并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各位主讲老师针对各个研究方向分别从内涵、特点、已有成果和预期应用四个部分,进行了深入讲解,有效地将学科基础知识和这些研究方向结合起来,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希望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研究方向,并针对相关的知识查缺补漏,尽早进入科研角色。

三、成效体会

课后了解到,通过这种由党员教师全力参与的培训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们迅速端正思想,脚踏实地,明确研究方向,很好地进入研究角色;同时,党小组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也确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学硬件条件都有很大改善,有的学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了,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贯穿其中的。因此这样的培养工作应该持续进行,可以作为工作案例进行推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夯实科研基础力量——电子工程系雷达与定位团队党小组助力研究生培养。凝练方向、快速进入角色 主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