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专题

发布时间:2021-04-09 15:56:25

(1)复旦大学与宝山区签署区校战略合作协议  24项合作全方位助推“智力”转化为“生产力”

1.jpg

2012年10月24日,复旦大学与宝山区人民政府举行区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区、校双方签署的框架合作协议从战略合作高度决定了区、校双方将在产学研合作、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人才合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发展研究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协议包涵24条内容。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区校战略合作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和区校合作咨询委员会,形成区、校领导会商机制。


(2)复旦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珠海研究院

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是珠海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复旦大学的学科、人才、技术、校友资源优势,主要从事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高端人才引进培养,领域包括芯片设计、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科技、物联网智慧城市,为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院按“双基地”模式建设,在珠海市和复旦大学同时挂牌。“复旦基地”负责组织、支持学校相关专家教授、创新团队对接珠海发展需求;“珠海基地”负责承接和落实复旦大学相关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

研究院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与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并根据珠海发展需求逐步拓展合作领域。


(3)复旦大学与青浦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打造复旦青浦医学园区和国际医疗中心

3.jpg

2020年1月11日,青浦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复旦青浦医学园区”和“复旦青浦国际医疗中心”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是青浦区与复旦大学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一项重大成果。双方将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青浦区发展规划和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目标,借鉴国际先进医学院运行模式,全力打造“医、教、研、产”四位一体的复旦青浦医学园区和复旦青浦国际医疗中心。


(4)复旦携手广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4.jpg

2020年4月30日,复旦大学、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联和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五方齐聚羊城,共同签署《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合作协议》。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是复旦大学和广东省相关单位共同支持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将整合复旦大学和粤港澳地区生命健康相关研究机构和产业机构优质资源,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着力提升校地合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院将聚焦精准医学前沿领域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产生突破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汇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生态和新业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准医学创新与产业化体系,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产业集群,合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5)复旦大学与山东省全面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 谱写省校合作新篇章 打造省校合作新典范

5.jpg

2020年12月3日,新一轮省校合作协议签约暨“复旦·山东创新发展论坛”在济南举办。山东省和复旦大学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智库建设等方面强强联合、互惠共赢,必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继续谱写省校合作新篇章,打造省校合作新典范。早在2014年,复旦大学就同山东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地方研究院建设、产学研融合创新、新型智库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深度合作。本次深化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省校新一轮战略合作全面开启。


(6)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揭牌

6.jpg

按照党中央“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号召,复旦大学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张江科学城建设。2021年12月6日,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共同为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揭牌。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先期以“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为核心,与张江实验室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成紧密对接。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基本建设目前按容积率2.0设计,总体建筑面积约65.3万平方米,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包括三个科研楼项目、一个生活配套项目、一个供电配套项目)。近期正按容积率3.0深化基建计划。未来,预计将有7500位科研人员在此开展科学研究。


(7)中国语言学研究成果首登《自然》主刊 复旦大学金力团队揭示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

7 汉藏语系中109种语言的谱系树.jpg

汉藏语系中109种语言的谱系树

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宣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及分化的时间和地点。该研究为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及周边邻国的各汉藏语系语言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认识东亚人群迁移历史提供了重要启示。2019年4月25日,该成果以《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为题,以原创性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这也是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首次在《自然》杂志发表科研成果。


(8)复旦大学张远波团队发现新型磁性二维材料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8.jpg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对二维材料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家的视野。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已经发现了包括绝缘体、半导体、金属等至少几十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二维材料。日前,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张远波教授团队在二维磁性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磁性二维材料Fe3GeTe2,为研究二维巡游磁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想体系。此外,通过锂离子插层调控,研究团队在Fe3GeTe2薄层中获得了室温以上的铁磁转变温度,为未来基于这种材料研发超高密度、栅压可调且室温可用的磁电子学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10月22日(伦敦时间),该研究以《二维铁锗碲中栅压调控的室温铁磁性》(“Gate-tunable Room-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n Two-dimensional Fe3GeTe2”)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张远波为论文通讯作者,物理学系2016级博士生邓雨君、博士后於逸骏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9)研究乙肝新突破!《科学》主刊发表复旦袁正宏团队最新合作成果!

9.jpg

2019年4月26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重点实验室袁正宏研究组与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卢实春研究组合作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原代人肝脏细胞在体外的长期功能性维持》(Long-term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 in vitro)的研究论文,首次证明利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实现了功能肝细胞在体外的长期维持,并证实此肝细胞在体外支持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长期持续感染。该工作为大量制备功能成熟肝细胞及其应用提供了可能。


(10)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10.jpg

2020年10月22日下午,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应用数学中心”)揭牌仪式在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上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共同为中心揭牌。上海应用数学中心将针对大规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金融及生物医药大数据等上海及长三角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凝练产业驱动的核心关键数学问题,筹组优势科研与技术队伍,在产学研新型合作框架下,进行共同攻关。上海应用数学中心还将进一步依托已启动的“数学英才试验班”计划等,引进和培养一批青年应用数学家,培养大批“未来”应用数学研究和数学的应用研发领军人才,推动中心成为支持我国相关领域长期发展的核心力量,支撑在国家急需的战略方向上取得突破。

责任编辑:复旦大学博物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校各个时期服务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开展自然科学研究,产生的重大成果的珍贵历史照片、视频。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