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的动感宇宙 ——强基计划“大师讲坛”第五期讲座

2022-02-28 14:40:18 冯嘉旭

为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早日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教育部在2020年推出了“强基计划”人才招生和培养的新模式。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系,承担了“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重任。为进一步提升物理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成效,开拓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复旦大学物理学系针对“强基计划”学生量身打造了“强基计划大师讲坛”,讲坛选题立足于物理学科核心课程并围绕当前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国内外重大科技发展前沿。选题的设计谋划得到了物理学系核心课程教师和青年仲英学者团队的大力支持。

2021年11月9日下午14:00,在邯郸校区恒隆物理楼237报告厅举行了第五期大师讲坛专题报告,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李菂教授,报告主题是《中国天眼的动感宇宙》。报告由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石磊老师主持,2020级和2021级百余位学生参与讲座。

李菂教授是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从事天体物理和天文技术研究。他发展、命名了氢气窄线自吸收的方法,发现了星际氧气分子,领导发现FAST首个新脉冲星、首个新快速射电暴,获取了迄今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发事件集合等。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学者奖,以及美国宇航局杰出团队奖(成员),2017年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主要完成人之一)。

李菂教授从望远镜的产生讲起,阐述了其发展历程,揭示了人类对宇宙的逐步探索过程。他介绍了射电望远镜背后的傅里叶变换以及频谱分析原理,为我们展示了射电望远镜“眼中的动感宇宙”。通过介绍天文在20世纪的重大发现——发现发出严格的周期信号的脉冲星、观测到双中子星的引力波等重大事件,李菂教授引出了今年天文学最新的发展方向及FAST对此做出的贡献。

    随后,李菂教授带我们回顾了FAST从提出到最终完工的历史。国家天文台的南仁东和邱育海首先提出要在中国建造下一代大型望远镜,在国家的支持下,FAST于2011年3月25日动工兴建,于2016年9月25日进行落成启动仪式,试调试工作于2020年1月11日通过中国国家验收工作,正式开放运行。李菂教授工程团队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就。

在李菂教授的介绍结束后,各位老师和同学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李菂教授提问,问题包括测量的精度、数据存储与运输等问题,都得到了李菂教授详尽的回答。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听了这次讲座,我对天眼望远镜的发展历程、结构和技术有了初步了解,‘FAST’为观测脉冲星和研究现象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宇宙探索事业的发展。”“在听完李菂教授的讲述后,我不仅对FAST背后的科学道理有了深刻的认知,更体会到了一代代科学家为祖国建设付出的伟大精神。”

前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说:“FAST是‘中国天文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FAST背后的一代代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将激励同学们投身国家重大战略之中,用自己的力量筑起中国科学的长城。

责任编辑:高太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年11月9日下午,第五期大师讲坛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的李菂教授谈《中国天眼的动感宇宙》。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