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高起点开局,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于2025年8月30日上午在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新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首次集体备课会。
会议伊始,支部书记洪凌艳着重强调了集体备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她指出,《概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课程之一,肩负着引领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重要使命。新学期的备课工作要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最新理论成果,以“学思用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为目标,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江冰老师聚焦《概论》课“导论”部分进行了专题分享。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入手,系统梳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理论贡献。结合教育部最新教学要求,江冰老师提出了“三维教学框架”:一是增强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助力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发展;二是突出问题意识,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挑战;三是注重价值引导,激发学生的历史主动精神。
与会教师重点围绕导论部分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案例选取、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实践环节融入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导论教学需讲清课程的整体框架、理论脉络和历史方位,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教师们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当前时事政策及学生思想实际,就如何运用生动案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与构想,并对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达成了共识。
本次集体备课会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拓宽了思路,为新学期《概论》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深化集体备课制度,着力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