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教师党支部借助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双创”品牌路径,坚持以创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新时代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围绕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等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职教初心使命,持续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一、在理论武装上“用力”,领导班子好
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章党规、相关会议精神,制定学习计划,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二是实施“四双”工程,支部书记拥有双重角色,既是党支部书记又兼任教研室负责人,党支部推行党建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同规划、同落实,借助定期召开的“三会一课”将学科前沿、理论热点、研究动态和课题申报进行专题讲解、团队攻关、协同创新,发挥党支部的辐射作用。三是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搭建多样化的学习载体,结合工作实际,打造“六个课堂”,紧抓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履行教师职责使命、服务教学工作总目标的强大动力。
二、在自身建设上“用心”,党员队伍好
1.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建立“三个台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党员。一是建立新入校非党员教师群体台账。注重源头掌握,在新进教师办理报到手续时,第一时间掌握其政治面貌信息,及时建立台账。二是建立拟发展专任教师群体台账。年初制定、动态更新、跟进培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三是建立一对一联系台账。党支部为每位非党员青年教师指定“一对一”定点联系的老党员,定期跟踪培养,让工作处处有抓手。
2.聚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持续推进“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支部围绕林学特色,创建“两山卫士·林业先锋”品牌,坚持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中,赓续红色血脉,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服务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党员教师分别从林业技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消费转型,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加大绿色产品供给,依托闽北地区独特林业资源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提升学院美誉度,切实把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学院育人发展“硬实力”。
三、在教育管理上“用智”,工作机制好
1.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压实“一个责任”:根据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年度工作计划,支部定期专题研究和部署年度工作安排,强化主体责任。建好“二支队伍”:一是选优党组织书记。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选配教师党支部书记。二是配强组织委员。明确组织委员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专职专责,加强教育管理党员工作力量。
2.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一是精细谋划。在党员教育管理中根据党员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内容。例如,对于领导干部党员,可以加强党性修养、领导能力和廉政教育;对于党员教师,可以加强业务技能、服务意识和群众工作方法的培训。二是精细管理。支部将规范组织生活作为强化党员党性的关键,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设立专门考勤记录台账,把出勤情况纳入考核,增强党员纪律性;同时聚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果,民主测评结果与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规党纪,强化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主动意识、主业意识和主责意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天麟大讲堂等形式积极学习党规党纪。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突出以案促学、以案说纪,用力抓好日常警示教育,推动全体党员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积极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和诚信守纪教育。
四、在提质增效上“用功”,工作业绩好
构建“党建引领·五维协同”模式,激活党建与业务双引擎,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难,勇挑重担,2024年以来在教学改革、科技创新、技能竞赛、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提高党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支部党员中有1人入选“福建省职业教育名师”培养计划,有3人成为“南平市职业教育专家库成员”,有1人获评“南平市优秀共产党员”,有3人获评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有13人通过双师型教师;党支部通过院级在线精品课程2项、一般教研课题2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1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项;获评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3项;发表各类论文12篇,全面打造一支“职教情怀深、育人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的良匠之师。
2.夯实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支部科研小组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林业科学研究注入了新鲜思路和强大动力,支部党员在研福建省科技厅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厅课题5项,福建省林业局课题6项,南平市科技局项目3项,院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显著的科研业绩。
3.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形成“支委包联教研室—党员责任区—项目攻坚组”三级联动体系,实施“专业导师”工程,积极开展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上成绩优异,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一带一路”金砖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五、在团结师生上“用情”,群众反映好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坚持做到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是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方式,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7名党员教师与7名青年教师成功结对,实现青蓝结对,共促成长。二是坚持“生有专长、班有特点、系有品牌”三步递进,重点推进教师党支部“五个一”工程,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奉献,争先创优当模范,激发党员牢固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的意识。三是党员教师入驻“一站式”学生社区,扎实落实党员深入基层联系学生要求,深入推进“一体化”协同育人建设,完善大思政格局,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