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北青山绿水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教师党支部正用实际行动将“党建红”与“生态绿”深度交融,以“林业先锋”的奋斗之姿,做持之以恒强化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技术服务、社会实践的“领跑者”,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担,夯实基层党建工作。
●以初心践行党员使命,让党旗飘扬公益一线
党支部将志愿服务作为锤炼党性的“熔炉”。在南平市延平仁爱养老院,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定期开展“智慧助老”行动,通过“歌谣教学”“短视频科普”等创新形式,为老年学员讲解森林康养、食品安全等专业知识,让银龄群体共享生态红利。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支部党员化身“绿色使者”。教师党支部携手学生党支部在校园实践基地开展“植此青绿”主题党日活动,栽种楠木、红豆杉等乡土树种120株,建成“党员示范林”。在永春牛姆林生态科普馆,“小林员”实践队通过直播平台推广“森林氧吧”概念,单场点击量突破5万次,带动当地生态旅游增收20%。支部还创新“公益+科普”模式,在九峰山景区开展“垃圾换绿植”活动,吸引超千名游客参与,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以匠心赋能林业产业,让技术扎根八闽大地
面对基层林业技术人才短缺难题,林学系教师党支部自2018年率先实施“三定向”人才培养工程,累计为全省林区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毕业生280名左右。2022届林业技术毕业生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协助完成3万亩森林资源调查,误差率低于0.5%。支部党员应兴亮老师带领团队基于无人机航拍技术定期监测松材线虫病,在南平市延平区建立的“生态防控示范林”研究区,通过改进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识别算法快速提取疑似疫木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延平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效率。

党支部与南平市顺昌县林农合作社共建“林下经济产学研合作基地”,党员教师带领技术团队研发“杉木-竹荪”生态立体种植模式,通过林下套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党员教师将课堂搬进深山,指导林农运用数字化监测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编写《林下经济种植技术手册》惠及100余户林农。这种扎根武夷山脉的实践探索,生动践行了“将科研成果镌刻在绿水青山间”的职教使命,展现了林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担当。
●以真心锤炼职教党性,用实干丈量改革前沿
在闽宁协作实践中,支部5位党员参与援建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智慧实训室”工作;两校教师联合申报课程思政课题1项、组建教学能力竞赛团队1支;开创“共上一节课”“一课双师”智慧教学新模式。
在追寻领袖足迹中,党员教师带领学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宁德扶贫路,在寿宁县下党乡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周”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党史+生态”宣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现场教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从闽江源头到塞上江南,从智慧课堂到田间地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教师党支部这支“红色林业先锋队”正用实际行动将党建红与生态绿深度融合,正奋力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职教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