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俊竹教授分享成长历程 ——从寒门学子到设计教育领军人
4月24 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张俊竹教授以 “矢志展览宏图业 —— 从学生到‘设计师 & 专业教师’成长策略” 为题,为 300 余名师生带来一场融合个人奋斗史与教育智慧的励志讲座。作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广东省艺术设计领军人才,张俊竹通过自身从山区少年到设计教育领军人的蜕变历程,诠释了 “以匠心育人才、以创新筑未来” 的教育理念。

1 (1)
寒门逆袭:知识改写命运的奋斗之路
张俊竹出生于梅州大埔山区,自幼在学业与农活间辗转,却始终怀揣 “走出大山、成为设计师” 的梦想。高中就读大埔中学期间,他独创 “文化课与艺术自学双轨并行” 模式,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展示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他通过勤工俭学维持生计,第二学期便进入设计公司实践,实现 “边学边做、学用相长”,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获一等奖学金。凭借大学创业积累,他在广州安家,用实际行动书写了 “知识改变命运” 的励志篇章。
深耕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双重突破
本科毕业后,张俊竹进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任教,并迅速的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副院长,主管教学9年,带领团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级成果和荣誉。张俊竹教授提出了 “四接四变” 教学改革理念,构建了 “专业有标准、教学有资源、课程有依托、项目有载体、成果转化有渠道” 的五有人才培养生态链,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 2)。作为展示设计领域专家,他创新提出 “商业橱窗 EAVFS 模型” 及 “TPORTS-M 空间叙事模型” 被评为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主持设计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等国家级展陈项目,该升级成为红色文化博物馆馆展陈设计的典范。
育人使命:培养 “道技兼备” 的时代新人
“设计是技术的科学,更是思想的艺术。” 张俊竹以自身经历勉励学子,强调新时代需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的 “道技兼备” 人才。他呼吁青年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渐进式创新,以新理念驱动突破式变革,“志如金石者,终将在深耕的领域镌刻辉煌”。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学生代表表示:“张教授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执着与创新才是青春最亮眼的底色。”

1 (5)
张俊竹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典范,更折射出职业教育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路径。作为广东省艺术设计领军人才,他近年来还积极参与闽粤赣边区红色文化建设,在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与红色基因传承” 学术研讨会上提出陈列馆设计新思路,助力老区文化振兴。其教育理念与实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