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师大“党建+文博设计”项目驱动育人新实践 —— 以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改陈布展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5-06-23 16:51:21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下简称“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始终致力于探索破解党建工作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问题。支部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将党建工作与文博设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党建+文博设计”支部工作方法。通过国家级重大文博项目驱动,实现了支部党建工作对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全方位引领赋能,成功打造了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基层党建与育人融合典型案例。

图1 改陈布展后的叶剑英纪念馆

1 改陈布展后的叶剑英纪念馆

一、 项目载体驱动:国家级文博工程赋能“党建+专业”深度融合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改陈布展项目(2023-2024年)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质工程的核心项目,为支部实践“党建+文博设计”提供了驱动平台。支部将此项目定位为“红色文化转译与教育功能升级”的重大实践,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体系。项目以“沉浸式教育场域”为核心目标,融合展陈空间改造、展示主题演绎、符号化叙事等视角,突破传统展陈局限,实现从单一实物图、文、物静态展示”向“静态+互动+数字展示等方面的多维功能跃升。项目“四位一体”定位世界的客家名人传播基地、国家革命精神弘扬阵地、梅州人文名片、人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使命担当,为“党建+专业”提供了高规格、真实性的实践场域。

二、 创新策展驱动:“党建+文博设计”理念的生动诠释

项目在内容规划与展陈设计上,是“党建+文博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层次叙事与沉浸表达(内容规划):首创“三个一”策展思路(一内容一主题、一明一引逻辑线、一素一彩色调脉),构建兼具历史深度与情感共鸣的内容体系。紧扣“党的领导”这一核心主线,通过场景化微缩景观、双线叙事(党的领导为引线,叶帅功绩为明线)及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演变,强化精神感召,生动诠释了红色文化在当代的设计转译。

“两观三性”展陈设计范式:由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书记广东省展示艺术设计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张俊竹教授创新提出展陈设计的“两观三性”整体观、主题观;地域性、符号性、交互性)设计理念。这一理念不仅确保了文化符号与空间美学的深度统一,其核心在于强化主题观(突出党的领导和叶帅贡献)和交互性(多感官沉浸体验),是党建思想引领专业设计标准的典范。17个重点展项以普世性、直观性的符号语言和地方民族元素,打造了具有高度教育感染力的“动态育人”空间。

三、 核心技术驱动:“党建+育人+产学研”全链条融合创新

本项目最大的创新价值与样板意义,在于成功构建了“项目驱动、全流程转化”的党建与育人、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形成“红色叙事+设计赋能”的育人闭环,成为支部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1.党建深度引领育人过程:支部将国家级项目全流程深度嵌入教学。从实地调研(场馆测绘、史料梳理、“红色文化解码”)到设计转化(课程作业承接展陈方案),再到施工落地(驻场教学、全程跟进),实现“实际项目即课程作业,项目现场即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专业技能与红色素养同步淬炼。

图2 张俊竹教授师生团队在项目现场设计研讨

2 张俊竹教授师生团队在项目现场设计研讨

2.创新“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教室搬至项目现场,由党员教师带队实施“工作室化”驻场教学。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和职业素养。

3.“红色设计工坊”深化党性教育支部党员牵头组建“红色设计工坊”不仅带领学生走访革命遗址,在现场感悟中深化党性教育与专业认同,更将项目实践中的红色感悟内化为设计动力,实现思想淬炼与专业精进同频共振。

4.成果反哺与“展教融创”生态项目成果(设计理念、实践经验、学生作品)直接反哺教学与科研,形成“课堂理论←→项目实践”的双向滋养,构建了可持续的“展教融创”红色教育生态。这体现了“党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项目实践转化为教学资源与科研课题。

四、支部育人成效

支部以叶剑英元帅纪念馆项目为引擎的“党建+文博设计”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全国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卓越育人实效:学生深度参与国家级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布展,实现了专业技能与家国情怀的同步跃升,是“三全育人”的生动体现。重大行业影响:项目获得设计100全国设计技能大赛一等奖,其创新的“两观三性”展陈设计范式为全国文博展陈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标准,提升了支部和学校的专业影响力与美誉度。

图3 叶剑英元帅馆改陈布展后照片

3 叶剑英元帅馆改陈布展后照片

典型模式价值:成功验证了“党建领、项目驱动、专业融入、全链育人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该模式将红色文博项目深度耦合专业教学,不仅是一项传承革命精神的文化工程,更是一条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设计人才的创新路径,为全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广师大样板”

支部通过“党建+文博设计”的深度融合创新,以国家级重大项目为依托,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路。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改陈项目不仅是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实践场,更是其作为全国样板支部打造育人创新典型案例的集中展示。这一实践深刻证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和发展优势,能够有效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坚实的基层党建力量。


责任编辑:刘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将党建工作与文博设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党建+文博设计”支部工作方法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