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协科创实践队以 “智协科创 —— 智能协会朋辈科普” 项目为载体,深入揭阳市榕城区、登岗镇等地的乡村学校与社区,开展系列无人机科普活动。此次实践以教师党支部为 “战斗堡垒”,将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深度融合,通过知识科普、实践操作与竞技体验,为近 200 名乡村青少年点亮科技梦想,以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党建领航:筑牢实践育人 “主阵地”
此次三下乡活动全程以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与实践育人协同效应,组建由党员教师牵头、青年学子为骨干的实践队伍,围绕 “科技下乡、教育帮扶” 目标
结合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优势,制定 “理论+实操+安全” 三位一体的科普方案,将无人机技术知识与乡村应用场景深度结合。活动中,党员教师带头担任科普导师,带领青年学子化身 “科技引路人”,在课堂讲解、组装指导、竞赛组织等环节全程示范,既保障了科普活动的专业性与安全性,也为青年学子树立了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的实践榜样。




同时,党支部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搭建 “校地协同育人平台”,主动对接揭阳市榕城区创文办、共青团榕城区委员会、登岗镇社会服务工作站及多所乡村学校,整合高校专业资源与地方服务需求。从卢前小学的 “云端课堂” 到彭厝村的 “组装实践”,从东湖书院的 “青瓦科技体验” 到榕江华府社区的 “安全科普”,实践队的每一站活动均在党支部协调下实现资源精准对接,让科技科普真正走进乡村、贴近童心,切实落实 “以教育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的党建工作目标。
科普赋能:打造科技启蒙 “新课堂”
为让乡村青少年轻松理解抽象的无人机知识,实践队在党支部指导下,创新科普形式,将 “趣味化、互动化、场景化” 贯穿始终。在知识课堂上,队员们用 “小鸟翅膀类比螺旋桨”“指挥中心比喻飞控板”,配合生动动画与趣味实验,为孩子们揭开无人机的神秘面纱;针对农业无人机,特别讲解其 “GPS 定位精准喷洒(误差小于 10 厘米)”“工作效率达人工 30-60 倍” 等优势,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技对乡村生产的改变。




“无人机怎么帮农民伯伯看农田?”“螺旋桨为什么能让飞机飞起来?” 在 “知识大 PK” 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天马行空的提问与机智应答让课堂气氛热烈非凡。此外,实践队还将普通话推广融入科普活动,通过 “绕口令比拼”“古诗诵读” 等形式,让 “畅言普通话,赋能‘百千万’” 的理念与科技知识同步传递,帮助乡村青少年提升语言沟通能力,消除交流障碍。

安全是科技探索的前提。党支部特别强调 “安全教育先行”,队员们通过模拟 “无人机撞树” 情景剧、解析真实安全案例、设计安全知识抢答等环节,将 “远离高压线”“不在人群密集区飞行”“应急降落方法” 等安全规则转化为易懂易记的 “儿童口诀”,引导孩子们树立 “安全飞行、对自己与他人负责” 的意识,为后续实践操作筑牢安全防线。
实践筑梦:点燃乡村少年 “蓝天志”
“原来我也能装出会飞的机器!” 在卢前小学的组装实践现场,一名腼腆的男孩举着自己完成的无人机,眼中满是自豪。这是实践队 “从 0 到 1” 实操教学的生动缩影 —— 队员们将无人机拆解为电机、机架、飞控板等组件,手把手教孩子们认识零件功能、掌握组装技巧,从 “固定电机” 到 “调试螺旋桨”,每一个步骤都耐心指导。当第一台无人机亮起指示灯时,教室里的欢呼声瞬间点燃,后续此起彼伏的 “老师,我装好了!”“我的能通电啦!”,不仅见证着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突破,更种下了 “我能行” 的自信种子。


飞行竞赛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在 “精准投递”“障碍穿越” 等趣味关卡中,“小飞手” 们手握遥控器,踮着脚尖紧盯无人机高度,小声念叨着操作步骤;围观的小伙伴们自发组成 “指挥团”,此起彼伏的 “往左!慢一点!” 让赛场充满活力。尽管部分孩子操作略显生疏,甚至出现 “坠机” 小插曲,但在队员们的鼓励下,他们纷纷重新尝试。最终,“最佳飞手” 捧着奖状欢呼雀跃,未获奖的孩子也坚定表示 “下次要飞得更稳”—— 胜负在此刻已不重要,每一次尝试与坚持,都让科技探索的热情在孩子们心中愈发炽热。
未来可期:续写科技助农 “新篇章”
从乡村学校到社区书院,从知识讲解到飞行竞技,实践队的足迹遍布揭阳多地,不仅让乡村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更让高校学子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知。党员教师表示,此次活动既是机电工程学院 “党建 + 专业 + 实践” 育人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也为后续科技下乡积累了宝贵经验 —— 实践队收集的青少年反馈,将用于优化无人机科普课程与教具设计,为产品迭代提供参考;而队员们在活动中展现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也成为党支部加强队伍建设、培养 “懂技术、爱乡村” 青年人才的重要成果。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将以此次三下乡为起点,持续发挥教师党支部 “战斗堡垒” 作用,推动 “智协科创 —— 智能协会朋辈科普” 项目常态化开展。未来,实践队计划进一步结合揭阳乡村实际需求,拓展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科普内容,让科技不仅成为点亮青少年梦想的火种,更成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的 “实用工具”,真正实现 “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教育,用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的目标,让 “科技之花” 在乡土间持续绽放。


(文字|王俊华、黄婷婷、梁梦莹、郑爱儿 图片|谢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