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茂名中医传承班系列讲座第86讲——《伤寒论之绪论篇》
为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研究《伤寒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临床医学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指导下,3月4日下午2时,潘茂名中医传承班负责人、省级非遗项目“潘茂名传说”第13代传承人李健老师在教学楼D101开展潘茂名中医传承班系列讲座第86讲——《伤寒论之绪论篇》。
(图为李健老师授课现场)
李健首先阐明《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兼备的经典著作,不仅开创了辨证论治体系,其理论体系更基于大量临床实践构建而成,堪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核心基石。李健特别指出,《伤寒论》乃中医学理论的源头活水,强调研习经典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意义。
李健在阐述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的区别时,帮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伤寒的概念。李健着重强调六经辨证在《伤寒论》中的地位,六经是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和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而六经辨证是根据六经气化及其所属脏腑经络体窍生理特点,结合人体内外因素作用特性,对临床病象进行病因、病位、病机等本质属性的判别,进而作为论治立法、选方用药的依据,即辨别病症之六经归属的方法与规则。最后,李健为同学们讲述了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其他辨证的关系,加深同学们对其认识,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图为李健老师进行授课)
讲座所营造的浓厚学术氛围,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位传承班成员,使同学们明确认识到《伤寒论》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基石地位,其作用贯穿于中医辨证论治、方剂学及临床诊疗的全过程。以绪论为舟,奠定经典之海的基础,从绪论出发,所见的不仅是一部古代医书,更是一条贯穿古今的生命医学之道。这使同学们心中那颗中医的种子,在经典的滋养下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