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现了新虫子!”,一群身穿墨绿色上衣的年青人,顶着烈日在农田的作物间来回穿梭,时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原来这是一群来自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师生,在为制作《广宁县洲仔镇农作物常见病虫害彩色图谱手册》而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调研。据了解,这已是农工商职院连续第三年选派农学类专业学生到洲仔镇开展三下乡活动。
“我们从指导老师刘文博士那里了解到,洲仔镇农民一直苦于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但又缺乏病虫害防控知识,由此造成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部分农民甚至出现弃耕的现象。这次下乡,我们决定为洲仔镇制作一份病虫害彩色图谱防控手册,当地农民可以依据手册进行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突击队队长袁志杰这样表示。
要完成这样的图谱手册,并不简单,需要大量的人力开展调研、观察、分类和统计。突击队师生15人连续多天深入洲仔镇多个村庄的农田,针对当地的农作物主栽品种,调研了水稻、玉米、茄子、芋头、豆角、丝瓜、南瓜、苦瓜、生姜等十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被队员们称为“大师兄”的2022级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的陈洪彬因为专业知识扎实,担任这项工作的负责人,陈洪彬介绍说,“我们除了调查农作物的虫害,对于被真菌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的病害也要进行辨认和记录。每种农作物的虫害或病害都要清晰拍照。除了使用相机拍照,我们还购买了拍照显微镜来拍摄体积微小的害虫或不易辨认的病害。每种害虫的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图片都要收集,以帮助农民准确地辨识害虫,进行防治。”
图1.调研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
每天调研结束回到营地后,实践队继续“加班”上网查找文献、查阅资料和咨询专业教师,确认每种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最后配上拍摄的图片,制作每种作物的病虫害彩色图谱,集结成册。
图2对复耕的荒地土壤样本进行检测
因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洲仔镇不少耕地被撂荒。2021年起,洲仔镇大力推进撂荒地治理工作。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师支部党员刘文博士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被省科技厅委派到洲仔镇指导农业生产和撂荒地治理工作。依托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022年开始,农工商职院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党支部每年组建由各农学类专业学生骨干组成的“苗”绘“篮”图突击队,在党员老师带领下到洲仔镇开展助农复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先后开展了酸化土壤检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优良种苗繁育、水稻管护技术的农户培训、优质稻推广等工作。突击队也获得了2023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百个优秀品牌项目。
图3.制作昆虫标本赠送给洲仔镇中心小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