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行支部“”党建典型案例:支部建在基层村委 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一、案例主题
案例围绕“支部建在小区(小组)上”的党建治理主题,依托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支部及省级标杆党支部的党建经验,发挥支部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及实践育人等方面的优势,把支部建在基层村委,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粤治粤美”基层治理实践,形成品牌效应。
二、案例背景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环境与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作为全省“广东行”及省级标杆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与新丰县军二村、层坑村、楼下村、雪峒村及高桥村等党支部共建联建,把支部建在基层村委,围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及实践育人促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三、主要做法
3.1开展党建联建,把支部建在村委上
支部与村党支部建立共建交流机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凝聚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3.2实施校地对接,服务乡村教育
支部通过国培、省培项目与韶关实现校地对接,培育地方职校青年教师赋能乡村振兴技能,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3.3推进科技赋能,激活乡村经济
支部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为新丰县提供美丽庭院、“一江两岸”碧道、龙江郊野公园、青年疗养院及八角楼农耕博物馆设计等技术服务20多项,赋能乡村环境品质提升,激活乡村经济。
3.4深化实践育人,把作品绘在乡村大地
支部党员带领学生赴新丰开展墙绘、田野调查及美丽庭院设计等志愿活动,将课程建在乡村振兴的田间,把图纸绘在绿美乡村的地头,实践育人。
四、取得成效
4.1党建引领校地共登党建新台阶
支部与典型村开展党建共建,将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支部获校级“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2024年进入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名单;2025年获省党建标杆支部。共建的军二村、雪峒村党支部获韶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楼下村支部获新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当选韶关市人大代表;高桥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
4.2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支部为美丽乡村规划提供技术支持。楼下村从曾经的“老破小”乡村变为乡村休闲基地,观光游客峰值突破10000人/日,广州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支部技术支持的回龙镇枫树岭公园改造前现状照片
支部技术支持的回龙镇枫树岭公园改造后现状照片
4.3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
支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增收致富。2024年,完成高桥村光伏停车场设计并促成学校专项资金帮扶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支部技术服务团队为新丰丰城街道高桥村设计的光伏停车场
4.4基层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支部为村党支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以楼下村为例,支部派出乡村治理规划、设计、墙绘团队,一年内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基层治理欠缺的楼下村老破小原貌照片
党建联建优化基层治理后楼下村新貌
4.5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支部带领学生完成新丰14个典型村、62个庭院、8个IP打卡点的规划设计,培育广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广东省教育厅灯塔工程项目、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省级重点团队各1个,实现乡村振兴技术服务和实践育人的双向并举。
五、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是关键:党建引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资源整合是基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专业优势是支撑: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共建共治是方向:形成共建共治格局,推动基层治理成效。
六、案例总结
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村委,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其他高校和基层党组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未来,支部将继续深化与地方党支部的合作,以党建为引领,以技术服务为抓手,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百千万工程”要求,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