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基层传政策,青心接力护求学——“红色号角”宣讲团开展广东省2025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

2025-08-08 17:57:02 黄家杰

为了让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的暖阳照亮每个求学梦想,“红色号角”宣讲团在肇庆市怀集县开展了一系列宣传调研活动。在甘洒镇向村干部宣讲政策、填写问卷,帮助政策对接乡村;拜访县教育局,了解学前至高中和中职全链条资助体系;走进青少年宫助学贷款点,配合当地志愿者化解群众难题,感受落地温度;学习榜样事迹,在“好人好事”栏前感受来自平凡人的助学善举,体会大爱无疆、追梦助力的精神。

微信图片_2025-08-08_174828_219

一、校地同心

宣讲调研传递政策能量。

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基层的落实推进。在甘洒镇,一场别开生面的资助政策宣讲会吸引了全镇13个行政村的43名村干部齐聚一堂。刘雨璇老师结合基层实际,向村干部们清晰讲解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操作要点,并在会后组织填写了调查问卷,形成了调研基层对政策的理解与需求的重要反馈。这份双向的沟通,让政策宣讲不再是单向输出,更成为连接“国家政策”与“乡村需求”的纽带,为后续政策在全镇的精准落实筑牢了基础。

640

二、深度对话

教育资助绘就全链条蓝图。

政策的温度,藏在每一个教育阶段的关怀里。宣讲团一行来到怀集县教育局,与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陈主任面对面座谈,就当地全阶段资助的工作经验与宣讲团深度交流。

640 (1)

会上,陈主任如同一位“政策摆渡人”,将怀集县资助政策的“全链条图景”缓缓铺展,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从普通高中到中职教育,每一个学段都有坚实的政策支撑,既有对现有工作的细致梳理,更有对宣讲团后续方向的殷切期盼,让成员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资助政策不仅是一份经济支持,更是对“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庄严承诺。

640 (2)

三、一线实践

志愿力量破解贷款难题。

政策的落实,终究要回到服务群众的一线。怀集县青少年宫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受理点,也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大厅内,志愿者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虽然他们都是假期兼职的学生,但每一个动作都能体现出熟练与专业,真诚与专注。

屏幕截图 2025-08-08 175328

宣讲团成员在深入采访志愿者的过程中,了解到办理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挑战,比如部分学生对流程不熟悉、材料准备不齐全等。但志愿者们总能以专业的素养和足够的耐心,通过提前准备指引手册、现场一对一讲解、及时汇总问题向上反馈等方式,有条不紊地化解难题,让每一位前来办理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与服务的贴心,让助学贷款真正成为照亮求学之路的“及时雨”。

屏幕截图 2025-08-08 175017

四、榜样领航

善意传承呼应政策初心。

青少年宫的走廊里,一排排“好人好事”展示栏静静伫立,志愿者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几位助学先进人物。有累计资助近百名困难学生、助其摆脱辍学之忧的乡村教师,也有主动捐款助学,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圆求学梦的普通群众,这些善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的海洋,不仅延续着“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更与国家资助政策的初心深深呼应——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还是个体层面的善意传递,都在共同守护着“教育公平”的底线,也让每一份求学的渴望都能被温柔接住,让梦想的种子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640 (3)

此次三下乡之行,宣讲团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更是教育公平的“见证者”与“践行者”。从乡镇干部的积极参与,到教育部门的细致规划,从志愿者的一线服务,到普通人的善意传承,每一个环节都在诉说着:国家资助政策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由无数人共同托举的温暖桥梁。而这群青年宣传推广的脚步仍在继续——他们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责任,继续把政策的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从不孤单。


责任编辑:段媛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了让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的暖阳照亮每个求学梦想,“红色号角”宣讲团在肇庆市怀集县开展了一系列宣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