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举行第十七期“立德树人”学术沙龙活动

2024-05-20 15:46:40 李素琴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科研深度融合,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研究效率,5月16日,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在党员活动室举行第十七期“立德树人”学术沙龙活动。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覃发兵及支部党员代表参加活动。支部周仲兵博士、副教授作“通用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主题分享。

 

覃发兵强调,当下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已孕育出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师的智能办公、教学模式、教科研课题(项目)申报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教师迫切需要在数字化提升方面加快步伐。在积极拥抱变革的同时,我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和教育异化等问题,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周仲兵从对比分析自己撰写两篇SSCI论文的过程讲起,梳理了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时代AI赋能下的数字化发展脉络,生动介绍了人工智能辅助文本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提高科研效率的优势,并与大家一起探讨了通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以及当下大语言模型对我们高校教师的影响。为大家开展AI教学、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和学习范式转型,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这个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身能力,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与会教师表示,通过本期学术沙龙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通用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更激发了大家对未来教育、科研模式的深刻思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更加高效、个性化和创新,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李素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暂无评论
    5月16日,支部举行第十七期“立德树人”学术沙龙,围绕“通用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主题进行交流学习。
    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已初步形成了“14561”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致力于创建高校党建服务乡村振兴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