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核心引领,打造省级样板支部赋能社区新典范

发布时间:2025-06-13 15:24:21

6d4c5151141bb25ce57a2e4a5a09902

202569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设美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双带头人戴丹老师,作为省级样板支部建设的负责人,应邀走进黄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与理论宣讲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旨在通过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生动实践,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创新理论精准送达基层末梢,真正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

设美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在服务乡村振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宣讲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命题,系统、立体地为现场听众剖析了其重大意义。从经济功能激活、生态功能优化、文化传承创新三大维度展开阐述,深刻解读了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所蕴含的战略智慧与实践路径。活动中,精心选取并深入剖析了贵州榕江、浙江丽水松阳县偏远古村杨家堂村等极具代表性的乡村振兴成功案例,将样板支部在田野调查、文化挖掘、创意设计赋能乡村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巧妙融入讲解。现场气氛热烈,互动踊跃,听众反响积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实现了从宏观认知到微观路径的深化跃升。

此次活动生动体现了设美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作为双带头人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强、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好、党员队伍作用突出、服务成效良好的优势,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专业优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此类高质量的理论宣讲与实践案例分享,支部不仅有效传播了党的创新理论,更直接赋能了社区治理与发展:一是提升了社区党员群众的理论素养与政策理解力,二是为社区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等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样板,三是搭建了校地联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长效平台。

中国文明的源头根植于乡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乡村文化的生发与演进。当前,举国上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高校样板支部建设正是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基层社区的关键桥梁。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托高校样板支部持续释放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深度融入并有力支撑社区发展,必将加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画卷必将全面铺展。


责任编辑:陈俊娟 魏婷 李宛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通过此类高质量的理论宣讲与实践案例分享,支部不仅有效传播了党的创新理论,更直接赋能了社区治理与发展。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