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医药科教砥砺担当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通过党建共建、共育人才、共兴产业等举措,引导支部师生积极投身学校“双百行动”中党建引领、科技支撑、教育协同、智力支持等行动,在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助力结对帮扶点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一) 开展党建联建,达成产业共兴
与罗定市榃滨镇党委、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党工委开展联学联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党建经验交流、党建资源共享。围绕中医药产业、化妆品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讨论,党建引领业务建设。与罗定市三顺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联动,以共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为抓手,开展中药生产岗位实习,加强中成药研发技术合作。
(二) 提供教育服务,加强人才共育
在学校公选课《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罗定实验中学、罗定市第三小学、梅竹希望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经典诵读等课程或讲座,在罗定市第三小学建成中草药园,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加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进科技文化协同育人,指导广州市铁一中学开展中学生中医药科技创新活动10人次。和罗定中医药产业负责人合作出版《中医药文化科普读物》,目前已完稿,将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培育“桂馥南乡”、“香治相伴”团队分别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铜奖。指导学生开展秋水仙碱微针治疗痛风研究,获得全国第十五届大学生“药苑论坛”三等奖。指导“肌肤可沁”团队获得第九届“创客中国”创客组全国50强、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团队教师建成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课程入选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新华思政),建成省级课程教研室,获得学校2024年度优秀教师团队。
(三) 推动科技赋能,实施成果共享
团队在研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在中药高效给药、经皮制剂研究、中药饮片智能生产等领域,近1年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8篇,获得瘢痕治疗微针、鼻腔给药制剂等授权专利6项。和汤臣倍健、贝康集团等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合作研发护肝、祛瘀止痛类中药产品。和佛山市中医院合作开展创伤皮肤修复医院制剂研究,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均已进入药学部工作。在罗定市榃滨镇设立科技特派团工作站,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指导,开展肉桂产业发展咨询服务。与国药集团旗下企业合作研发3种肉桂茶饮,开展肉桂精油基础研究工作,肉桂精油的穴位给药作用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四) 深化实践育人,促进学用共进
发挥广东省中药学重点学科和国家一流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围绕罗定市、佛山市三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关注师生党员教育培训和教师教育有关要求,组建师生社会实践突击队,带领支部师生深入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指导“扶瑶植上”项目入选团中央“健康中国'百千万'岐黄青年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瑶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调研报告获得2024年“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优秀作品三等奖。开展中药生产岗位实习,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制药能力,获得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加强与国药集团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融合发展的有力实践,获批中药制药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为推进中药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