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是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因此,必须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高压态势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隐形变异、转入地下。要保持恒心和韧劲,严肃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紧盯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紧盯时间节点,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
第二,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必须重点纠治。要紧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野蛮操作,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
第三, “破”“立”结合,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
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第四,完善监督体系,提升治理效能
监督是作风建设的利器,必须织密监督网络,提升监督效能。要健全常态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监督机制,综合运用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形成监督合力。紧盯“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发现“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提高主动发现、快速处置能力。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处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同时,要将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一体推进、系统施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五,强化责任担当,引领时代新风
作风建设成败关键在责任落实,核心在领导带头。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抵制歪风邪气;又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作风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保持定力、寸步不让,对“四风”问题扭住不放、一查到底,对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必须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清醒和坚定,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四风”树新风,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进一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代,新征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更不能有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