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西云专题呈现我院贸贸公社“党建+电商+非遗”创新创业模式

来源:广西云-广西画报 发布时间:2025-07-11 11:21:37

党建+电商+非遗:贸贸公社用"黄金三角"模式撬动乡村振兴与人才孵化


“宝子们,快来看看!这个水桶包绣有壮锦花纹图案,只要100多就能带回家,赶紧拼手速啦!”镜头前,韦碧云正熟练地带货,一旁的吴建成紧盯后台数据,时不时在评论区回复用户留言。作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学院2023级学生兼贸贸公社成员,这样的直播练习早已成为他们的日常。

贸贸公社,这个由国际贸易学院打造的创业就业平台,已稳健运营7年。它先后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西赛区选拔赛铜奖。如今,它以扎实的实践成果,为学生搭建起连接课堂与商场的桥梁。

贸贸公社挂牌。 受访者供图

从兴趣社团到实战平台:贸贸公社的“黄金三角”运营机制

“贸贸公社成立于2018年,最初叫‘小红贸’公社,2023年改名贸贸公社。”谈及社团历史,吴建成说:“现在我们聚焦非遗传承和公益助农,探索电商赋能乡村经济,帮助村民创造更多增收机会。”

与其他社团不一样,贸贸公社由国际贸易学院教工党支部牵头组建,与创新创业学院联手运作,公社聚焦电商助农和非遗传承两大领域,采用“师导生创”的运营模式:学校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和办公设备;学院对接非遗工坊和企业,引入白裤瑶刺绣、壮锦文创等非遗项目;指导老师全程陪练,从选品调研、直播话术、数据分析等,手把手教学生实操。社团成员分组行动,有的负责制作商品详情页,有的负责直播带货,有的负责运营店铺,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在党建引领下,公社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当国际贸易学院与南丹县阿魅手工坊签订校企共建协议后,贸贸公社以公益直播形式帮助工坊宣传白裤瑶文创产品;在黄姚古镇调研选品时,发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精酒,与当地酒厂“金德庄”展开合作,由学生免费代理线上店铺运营,助力农户拓宽销路;与广西新秩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时,团员在直播中会介绍壮锦花纹背后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做模拟作业,而是用电商解决真实的乡村问题。比如绣娘绣制的包包,通过直播从家门口卖到外省,让观众知道白裤瑶这项非遗。”如公社成员吴建成所言,学校与企业共建的电商实践基地,让直播间不仅见证成交量的增长,更成为连接城乡的服务平台。

2024年5月,贸贸公社成员在河池南丹采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金秀。 受访者供图

案例实证:南丹非遗直播项目中的“实战练兵场”效应

河池市南丹县的非遗直播项目,成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电商创业实战的典型案例。2024年,国际贸易学院与南丹县阿魅合作社签订校企共建协议,“桂香红贸”党建+数字商务实践基地正式挂牌。8月,贸贸公社收到“党旗引领 农市大集”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邀请,选派吴建成等5名学生组成项目组前往南丹。

抵达南丹当晚,团队就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与非遗传承人对接样品制作、确认直播场地、拍摄制作商品详情页……这个由学生团队独立负责的项目,尽管遭遇物流延迟、沟通不畅等问题,但团队仍坚持完成了前期准备。

贸贸公社团队为阿魅手工坊拍摄宣传素材。 受访者供图

直播进行中,麦克风突然失灵,直播间变成“哑剧现场”;随后吴建成的数据分析工作也突然中断……面对接二连三的突发状况,队员们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检查设备,并联系指导老师紧急驰援。“一开始遇到这种情况真有点不知所措。”吴建成回忆道,但大家很快调整心态,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最终,抖音平台曝光总次数高达9000次,直播间点赞数达2.6万,商品曝光数超1800次,带动了销售额增长。

“实战的意义在于教学生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更在于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指导老师林家旭说,项目结束后,学生们都要组织总结复盘。吴建成感慨:“这种实战经验是课堂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学会解决突发问题,更深刻体会到电商在助力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中的巨大潜力。”贸贸公社为学生搭建了实战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更让他们在公益行动中收获了成就感和使命感。

“党旗引领 农市大集”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

标杆效应:从技能提升到就业创业的“生态链”构建

七载深耕,贸贸公社从一个学生社团成长为国际贸易学院创新创业的标杆平台。7年间,近百名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得到锻炼,公社成员个人在各项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如闭慧玲夺得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项金奖,韦碧云、吴建成夺得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商务数据分析赛项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铜奖,吕晨熙夺得2024年广西“兴桂杯”数字乡村直播大赛二等奖等。

这些荣誉背后,是学生扎实的技能提升。以吴建成为例,他在公社从数据分析师成长为项目统筹,熟练掌握FBI商业分析软件、Python爬虫技术等工具,通过AB测试将手工制品详情页转化率提升30%;在团队协作中,他带领成员成功完成越南市场8834个商品上架并创造7999万越南盾(约2万元人民币)销售额,并实现“金德庄”农产品年销售40万元(2024年),积累了从选品策划到危机处理的全流程实战经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社形成以“实践提升就业技能,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就业创业模式。学校联系企业,搭建就业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方旋、农菁菁、黄菲、王年阅等30多名成员凭借公社积累技能,毕业后直接进入电商企业关键岗位;另有黎嘉玲、陆晶晶等学生受公社创业氛围影响,自主创立非遗电商品牌,带动乡村就业的同时,将“ 电商+ 非遗”模式推广至更多地区。正如公社对新人的建议:这里不仅传授技能,更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浪潮中,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

贸贸公社成员直播推广白裤瑶手工艺品。 受访者供图

编辑:黄丽珊
责任编辑:梁献玲
总值班:冯文东
62


责任编辑:黄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西云专题呈现我院贸贸公社“党建+电商+非遗”创新创业模式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