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暑期,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党员教师联合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带领多支学生实践团队深入乡村基层,将党建品牌与“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红色基因铸魂 厚植信仰根基
各实践队以红色教育为引领,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文化旅游学院“龙州星火青拓团”在马院党总支书记、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兰晓黎和文旅学院祝文婷、陆娇老师的带领下,赴龙州县探访红八军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在中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深切缅怀,通过“重走红军路”“访谈革命烈士后代”等活动,让青年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筑牢信仰之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容迪与王瑜老师带领信息技术学院“智启红帆”实践队赴都安县烈士纪念碑,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以科技赋能红色教育,组织“数智铸魂 石榴花开”体验行活动,增进了孩子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可感可知。马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蒙莹莹同志联合数字贸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覃一君、分团委书记韦显虹带领“牛”转乾坤小分队专程前往菁盛乡烈士陵园,通过擦拭墓碑、集体默哀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专业赋能实践 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队立足专业特色,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投资保险学院“财智护航”实践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泌老师指导下,深入菁盛乡文华村、尚文村、东成村,通过座谈聆听第一书记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开展防诈科普、农产品电商理财宣传,并设立“小小理财家”课堂,为中小学生普及财经知识。信息技术学院团队开展“暑期AI科普进乡村”活动,通过“剪映”软件教学、AI宣传单发放,帮助村民掌握数字技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贸易学院实践队则发挥专业优势,直播推介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桃花水母天窗等自然景观,助力提升都安乡村生态旅游知名度。
文化传承润心 劳动教育育人
实践队还注重以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为纽带,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文化旅游学院团队深入体验扎染、壮锦、天琴等非遗技艺,担任“非遗讲师”指导儿童创作手工艺品,让非遗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信息技术学院实践队为农户拍摄“全家福”,留存温情瞬间;并开展乡村清洁行动,美化村容村貌;各个实践队还参与玉米采摘、辣椒护理等农事劳动,队员们在汗水中体悟农耕艰辛;同时走访低保户及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以行动诠释“服务社会、关爱民生”的志愿精神。
党建引领聚合力 实践育人显成效
本次“三下乡”活动覆盖都安县、龙州县等6个乡镇,103名青年师生以实干践使命,不仅为基层发展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实践中淬炼了服务社会的本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通过构建“党员教师+专业教师+学生”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红色教育为魂、专业实践为体、文化传承为翼”的育人格局,取得良好育人成效。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知行学堂”建设,推动“大思政课”向田间地头延伸,引导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成长为“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新时代奋斗者,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贡献马院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