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建+”交通特色实践体验基地 培养“开路先锋”交通工匠

2025-07-18 16:58:31 杨静 胡雨潞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讲好交通工匠故事,培养‘开路先锋’人才”的交通特色定位,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打造“开路先锋”交通工匠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全方位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领域的历史性巨变与突破性成就,生动诠释了历代交通人坚定信念、勇于探索、接续奋斗的精神风貌,有力传承弘扬了“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奋斗精神等交通精神谱系。

该基地包含交通工匠场馆群、交通科技场馆群、交通文化场馆群三大类别18个室内外场馆,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基地创新构建“1个党支部—对应1个服务功能—带领1个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由党支部牵头牵头组建具备思想教育、交通科普、交通科创等功能骨干—学三级志愿服务团队。基地2015年建成并常态化运行至今,面向国内外大中小学生、行业企业、社会公众等,开展交通运输科技知识普及、广西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宣传、先进交通文化精神浸润等系列活动2300余次,参加人次达3.4万人

2021年9月,基地获广西科学技术协会认定广西综合交通运输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3月,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基地所在的路桥工程学院先后获评第四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广西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等多项重要荣誉。

一、聚焦“立足交通、服务交通”主线,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场馆群

基地充分结合西南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融合学校道桥施工、港口航运、物流运输、轨道技术等“四高四优”8大专业群科教资源,建涵盖广西交通工匠数智展厅、广西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展厅的交通工匠场馆群,涵盖路桥教学工场、水下破岩工程研究中心7个科创平台的交通科技场馆群,涵盖广西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广西红十字会交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等5个实践基地的交通文化场馆群收藏了珍贵的交通建设设备仪器、历史照片、手稿200余件,通过回顾古今交通历史,直观感受新时代交通发展历程,讲好担当实干“开路先锋”交通工匠的励志故事,传播爱岗敬业、立志成才的“开路先锋”家国情怀,培养创新进取、敢于突破的“开路先锋”人才。

二、突出党建引领 产教融合特色,组建了骨干—学高素质服务团队

基地紧密对接广西交投集团、北部湾港务集团等龙头企业,按照“1个党支部—对应1个服务功能—带领1个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由党支部牵头,分别打造对应基地的思想教育、交通科普、交通科创等功能骨干—学三级志愿服务团队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高职称、高学历、高技术”的优势,牵头组建由全国交通科技英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自治区教学名师师领衔道桥、铁道、轨道等专业党员骨干教师支撑的“党建+教学”“党建+思政”“党建+科普“领路人”服务团队,开展技能竞赛、研学实践、交通科普、科技创新等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面向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优秀学生,实施志愿团队种子计划,每年选拔开展专业解说、礼仪规范等系统培训,形成千人规模的铺路石志愿队伍,承担基地运维、交通文化宣讲等任务实现工匠精神传承与专业实践能力双提升。

三、融合教学实践科普教育功能,开发丰富的实践体验项目

基地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讲解与体验相结合、实景与VR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面向国内外大中小学生、行业企业、社会公众等,持续组织开展桥隧巡检体验、铁轨铺设模拟实验、无人机飞培训交通研学实践项目交通历史文化展览、交通法规知识竞赛、交通模型制作大赛、交通主题摄影展、交通故事分享会交通文化宣讲活动广西交通科技活动周”“广西交通强国大讲堂”等交通科普精品活动宣教活动5000余人次通过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使学生和公众在科普中领略交通文化,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培养传承工匠精神,激发思考和创造力

通过“开路先锋”交通工匠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营造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育人软环境创建了高质量党建双创成果。在基地创建运营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交通工匠培养思路,致力培育信仰坚定爱党爱国担当有为的“开路先锋”交通工匠。基地所在学校是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校(高职唯一),集齐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强国行”行动“四个层级”国家级党建项目全覆盖高校(广西唯一),成功培育国家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国家教师创新团队、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人才,育人事迹获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交通报》等媒体的报道。

培养了信仰坚定、爱国爱岗的“开路先锋”,实现了高效率的志愿服务。基地将科普共享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2024年志愿者人数达3800多人,累计服务3.46万人次,服务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真谛,获全国活力团支部、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等称号。同时依托基地的科教资源和实践成果,显著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年来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总决赛一等奖2项,96%毕业生扎根西部交通一线,荣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李春奖等奖项143项基地成为了培养“开路先锋”交通工匠的摇篮。

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前沿新技术研究树立了高水平的教融合标杆。基地广西交投、广西北投等交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校企组建行业领军科研团队共建公路建管养一体化智慧中心水下破岩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8个市厅级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开展科技攻关、技术研发、社会培训学术交流。发挥教师党员“高职称、高学历、高技术”的优势,激发师生主动承担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技术服务等重大任务,推进党建队伍与业务队伍双融合、双促进,使党员人才成为基地教学的关键力量,深度参与世界第一拱天峨龙滩特大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完成 73 项技术服务,50 余项成果应用于项目建设,创造近 2 亿元经济效益,参与行业标准 21 项,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9 项。


责任编辑:杨晓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年9月,基地获广西科学技术协会认定“广西综合交通运输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3月,基地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