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新实践,支部党员教师赴三江开展侗族文化调研活动

2024-08-19 09:57:40 陈丹 吴聪让

7月19日,传媒学院“侗韵旅梦”实践团队小分队在教工第二党支部门泽超老师的带领下,赴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友村开展侗族文化调研。

微信图片_20240801213921.jpg

       高友村坐落在美丽的山水之间,距离著名的程阳八寨景区22公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中重要的民族生态休闲摄影旅游胜地。它不仅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桥风景区的延伸,更是广西侗族文化与湖南侗族文化交融的交汇点,在传承侗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生活习俗。

微信图片_20240801213952.jpg

实践小分队穿梭于街头巷尾,进行实地探访。他们运用采访和拍摄等多元方式开展调研,深入洞悉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镜头,定格下侗族村民的生活百态、采茶时的专注神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侗族木构建筑风貌,为推动当地文旅推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极具价值的参考建议。

踏入高友村,侗族建筑艺术的魅力尽显无疑。彰显特色的干栏木楼、鼓楼和风雨桥随处可见,层层叠叠的干栏木楼依山而建,充满生机。这些深藏于山寨的木楼,铭刻着远古先民的生活智慧;纯朴的侗族居民在“户户相连、家家相通”的木楼中酿美酒、打油茶、吹芦笙,云遮雾绕的山寨弥漫着浓郁醇厚的侗家风情。

微信图片_20240801213933.png

位于山寨中心的鼓楼,是高友村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作为侗族村寨的活动核心,众多村民乐于在此聚集,一同收看电视节目、闲话家常。在与村民的亲切交流中,小分队深切领悟到高友鼓楼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这座鼓楼绝非简单的建筑,而是被视作民族、村寨的灵魂所在,象征着团结、幸福和兴旺发达。

实践期间,小分队还登上了环绕山寨的茶山,用摄影设备记录下茶山与云海交融时那如诗如画的美妙场景。高友村作为三江早春茶的产地,其茶叶产业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小分队通过采访正在采茶的村民,认真学习茶叶的采摘技巧,从起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寻芽、采取、入篓,每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敬意。

微信图片_20240801213938.png

然而,小分队发现,尽管高友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其入口处的山路时常遭受泥石流的侵扰,道路容易阻断,交通颇为不便,致使外界对其知之甚少,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经济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

此次活动,不仅为当地的文旅推广贡献了力量,也为团队成员带来了难得的锻炼与成长契机。同学们纷纷表态,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携手为乡村振兴事业增光添彩,以文旅宣传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让高友村的魅力为更多人所知晓。


责任编辑:尹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门泽超老师带领实践团队赴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友村开展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