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促协同 数智赋能强基层

发布时间:2025-06-02 22:26:52

5月30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应用教师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应南宁市江南区人大常委会邀请,赴那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及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人工智能+社会服务”专题研讨,探索党建引领下政校协同、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

在研讨会上,人工智能学院社会服务负责人、网络应用教师党支部党员代表孙如祥教授带领团队,与江南区人大代表及相关负责人围绕“人工智能助力人大代表履职”“法律知识库建设与智能辅助决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孙如祥教授结合支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智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基础,分享了党支部在融合党建优势、专业特长与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的实践探索。他表示,党支部将持续发挥专业所长,以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推动人工智能在基层人大履职工作中的落地应用和成效转化。

图1

1.在江南区那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研讨交流

双方围绕人工智能在代表建议收集、民意分析、法规智能解读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开展了专题研讨,初步明确在模型算法开发、数据资源整合、系统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协同攻关,并一致认为,应同步推进技术标准与制度设计,构建“安全可控、智能高效、服务精准”的智慧人大履职平台。

图2

2.政校协同共议“人工智能+人大履职”应用场景,探索基层治理智能化发展路径

江南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谢嘉表示,此次试点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智能治理走向基层的一次积极探索。希望充分发挥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增强民意表达与政策转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江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方乙婷指出,人工智能在人大履职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人大工作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领域拓展,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自治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数字治理的融合应用,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政务”等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南宁市江南区人大聚焦建设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主动引入高校科技力量,积极探索新技术赋能人大履职的新路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应用教师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积极响应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依托“数聚匠心”品牌建设,深度融合党建引领与专业服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积极服务基层治理创新与地方发展需求,努力打造高校党支部服务社会、融入地方、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

会议明确,下一步,网络应用教师党支部将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江南区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点,开展智能辅助履职系统建设、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代表服务数字平台开发等专项服务。双方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联建、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的新模式,构建“党建+治理+科技”深度融合的政校协同发展新格局。

党支部将继续以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数聚匠心”品牌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下的服务实效,为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转型、助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劳小燕


责任编辑:潘泽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网络应用教师党支部赴江南区人大,围绕“人工智能+社会服务”开展试点研讨,推动党建引领下政校协同创新,助力人工智能赋能基层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