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样板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月10日,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学院其他两个学生党支部赴龙潭村开展“党建+劳动育人”主题实践,将党性教育、劳动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党员在躬身力行中锤炼党性修养、厚植为民情怀。

一、观展启智悟初心:百千万工程强使命
在龙潭村“百千万工程”成果展厅,支部党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模型和讲解员生动介绍,系统学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越秀风行田园综合体项目以“支部联建+产业联动”模式盘活乡村资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让党员们深刻体会到“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深刻内涵。通过对比乡村新旧面貌变化,党员们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念,纷纷表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二、实地调研察民情:乡村振兴践宗旨
支部党员乘坐观光车深入村巷田畴,实地调研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成效。沿途整洁的村容村貌、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与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地标”交相辉映,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走访中,党员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带动村民增收的鲜活经验,深刻感悟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的实践真谛。


三、劳动锤炼淬党性:灶台炊烟显本色
“生火做饭”不仅是劳动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支部党员分组协作,从生火备菜到烹饪装盘,在灶台前重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员李楚漫感慨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作为党员更要带头弘扬勤俭节约的作风。”餐后,全体党员主动清理场地、分类垃圾,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行”的承诺。

四、文化传承筑自信:非遗匠心续基因
在非遗技艺体验环节,支部将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党员们通过制作竹编、扎染作品,感悟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支部书记在活动现场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党员要带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一件件作品不仅是劳动的结晶,更成为支部“党建+非遗”创新实践的生动载体。

此次活动以“党建红”引领“乡村绿”,通过“观、学、践、悟”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党性锤炼与劳动育人的同频共振。支部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