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贵州大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出实招暖人心

2021-06-04 13:49:55 王雨 康瑞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大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把“学党史”同“解民忧”结合起来,将“课堂”搬到基层一线,聚焦师生员工“急难愁盼”问题,广集民智思良策,切实为广大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今年3月,学校资助中心接到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邵同学的求助信息。邵同学父亲因患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丧失劳动能力,每周还需要作血液透析,仅靠母亲每月3500元的打工费维持生计。在获悉情况后,资助中心第一时间启动了帮扶措施,为该名同学申请了相关助学金和临时困难补助等,用于解决他的生活费用。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们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宗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们主动出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及时助、立刻帮,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放心学习,顺利成长成才。”贵州大学资助中心主任赵祥伦说。

据悉,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贵州大学资助中心已为20多名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的问题,同时还为14名学生办理临时困难补助,发放补助金15000元。

图片5.png

在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室,大二学生娄黔飞正在他创办的图美文创公司里忙碌着。为加大支持对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教室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资料室改造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室,并购买了摄像机、照相机等,让有一技专长或家庭困难的同学能够在这里创业。
  娄黔飞告诉记者,“我和7名同学在这里创办了文创公司,非常感谢学院老师们的关心,这不仅让我们学会创业,也让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得到了快乐”。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更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局稳定。从今年3月以来,贵州大学招生与就业处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多次举办大型就业双选会,先后邀请250余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近7000余个。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学校招就处和各学院把残疾学生和脱贫攻坚中的建档立卡户作为重要群体,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和愿景,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用一个个细节帮助他们在就业路上努力向前。

郭应是贵州大学大数据学院2017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同学,因患有地方性氟中毒,导致关节功能性障碍,无法行走。从入学开始,学院领导和老师就非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专门为他协调一楼寝室,在他重病期间学院先后给予13000元的生活补助,并安排他的母亲在学校就业,方便照顾他。

“学院多次组织老师和同学看望他、鼓励他,并组织学生成立帮扶小分队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未来、对待生活。”大数据学院党委书记刘剑介绍,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来,大数据学院领导和老师更是将郭应的就业问题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

图片4.png

   今年3月,郭应的本科生导师张永丹帮助他联系了一家工作单位,并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

“非常感谢学院的关心和张老师的帮助,四年来她一直照顾着我,开车送我去医院就医,还帮我找到了工作单位,就像我的大姐姐一样。”郭应告诉记者,因行走不便自己被多家单位拒之门外,为了让他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张永丹先后联系遵义残疾人联合会、省特殊职业学校等单位,最终为他找到了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从事数据分析和软件编辑。
  让学生安心学,也要让教师安心教。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贵州大学人事处和工会深入了解因患病或突发事故等导致家庭困难的教职工情况,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教职工或教职工家属及时发放困难补助。
  在了解到部分教职工因家庭变故或家庭成员长期生病等原因,出现家庭困难的情况后,校人事处和工会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及时为他们送上福利费等。“关心关爱每一个教职工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岗位上安心教书、安心育人。”贵州大学人事处处长张洁说。
  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贵州大学各部门想思路、谋良策,积极为广大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通过开展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掌握青年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为高层次人才办理津贴和住房补贴,及时落实人才待遇的同时,贵州大学还积极根据学院规划、结合青年教师研究方向,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解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学校以教师需求为导向,成立训练营,通过开展全英文授课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沟通技能教师发展项目等,全方位提高老师们的教学和发展技能。

图片3.png

材料与冶金学院许晶老师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刚到学校的时候,心理有一些迷茫,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学院老师和我们谈心,和我们一起做职业规划,也参加了很多培训,这让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我也一定能在贵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除此以外,学校针对自习室紧张的情况,新增50多间教室供同学们使用,并协调处理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生活用水、网络故障、消费侵权、噪音污染、校园交通车“乘车难、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截至目前,学校相关部门共为师生办理各项实事近2000余件。
  “群众事无小事,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老师的事、学生的事没有小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用实际行动检验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把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当做眼前的头等大事”,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责任编辑:王雨 康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贵州大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把“学党史”同“解民忧”结合起来,将“课堂”搬到基层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