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关于公办强校计划推进情况第四季度情况报告

2022-01-16 22:09:57 邹联克 周进

一、目标完成情况

组织专业力量反复研读《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基本理清公办强校计划要“强什么”的问题。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强校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启动优质均衡、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提质课程教学、实施强师工程、开展教育科研、发展校际联盟、借力师范院校、培育种子学校和做好评价监测等十大行动,基本明确公办强校计划要“怎么强”的问题。遴选确定第一批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500所,指导项目校制定学校3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公办强校的实施路径、方法,为全面推进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培育探索路径。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深化顶层设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关于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基础教育办学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实施公办强校计划”写入《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决定》《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将公办强校计划纳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市州级和县级党委、政府以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以公办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体责任,为持续推进公办强校计划实施提供政策支撑。

(二)深化政策研究。将公办强校计划纳入省级重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摸清全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义务教育发展思路和找准公办强校实施路径。组织专业力量反复研读《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政策文件,综合整合后拟定《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办学指南》(暂定名),旨在帮助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进一步厘清发展目标、找准发展短板和强校路径。

(三)深化分类实施。综合考虑办学实际和公办强校成长规律,积极探索不同发展基础、不同类型学校强校路径,按照城镇学校、乡村学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三种不同类型遴选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明确2021年、2022年和2023年3个年度的公办强校项目校培育目标,指导各市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制定公办强校计划实施方案。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公办强校计划专家委员会,指导项目校制定包括办学方向、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学生发展等内容3年发展规划,提供3年全程专业指导和跟踪培育。已遴选确定502所第一批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

(四)深化激励保障。积极做好项目校发展基础条件保障,按师生比和合理结构配齐配足项目校教师,在按时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支持项目校内涵发展经费,及时改善项目校办学条件。积极做好激励保障,省级设立专项经费重点支持项目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研究、研讨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对取得重大进展的项目校,在优质课评选、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以及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激发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内生发展动力和改革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基础不平衡不充分。我省虽然于2018年全域通过了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但受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因素影响,市州与市州之间、城乡之间学校发展差距依然很明显,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既受城镇学校、乡村学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不同学校发展基础参差不齐的制约,也受不同区域同类型学校发展基础参差不齐的制约,为统一推进、特别是如何评价带来了一定影响。

(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日益激烈,既有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人民群众对现状不满足的矛盾,也有通过3年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培育后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结果不一致,不认可、不满意的矛盾,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学校制定公办强校发展目标带来了一定影响。

四、下步工作考虑

(一)加强指南引领。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再次深入调研,通过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进一步论证《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办学指南》(暂定名),确保符合政策要求,对学校办学具有指导、引领作用,切实帮助公办强校项目进一步明晰强校定位、细化强校举措、取得强校实效。

(二)加强监测评价。落实和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结合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发展现状,定期对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开展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充分发挥监测和评价结果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切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公办强校。

(三)加强跟踪培育。将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培育纳入“十四五”基础教育重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督促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提供全过程专业性指导,督促及时解决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在探索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聚焦提高学校管理能力、聚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及时总结和推广“强什么、怎么强”公办强校计划办学经验做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总量


责任编辑:叶学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公办强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