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丁西泠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为期3天的“全国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专题研修班”上进行了题为《党建引领 助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案例分享,来自全国40余所中高职和本科院校的各级党组织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党员教师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研修活动。
丁西泠介绍支部建设经验
丁西泠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过程中打造治理模式、凝练品牌和创新特色的相关经验。
首先,在支部治理模式上,支部以提升支部组织战斗力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支部治理模式,形成“匠心、用心、关心”的支部治理模式。支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在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统筹部署下,在“3心”治理模式下,支部围绕“七个有力”构筑坚强堡垒,团队战斗力强,近年,团队成员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教育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4项,获评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高校优秀党史宣讲员,获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国赛遴选三等奖,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二等奖,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展示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80余项。团队与27个大中小学校及博物馆、企业签订“大思政课”“党建”共建协议,如黄埔军校、烈士陵园、粤剧艺术博物馆、北斗创新基地、岭南印象园等。团队独创并已申请专利的 “思政+心理”系列套牌、工具如“初心卡牌”“心聆卡牌”“幸福风火轮”及思政心理沙盘活动、心理曼陀罗等形式新颖,促进思政课“入脑入心、启智润心”。2022-2024年团队连续3年组织立项3项国培、1项省培项目,多项其他各类社会培训项目。
其次,在支部品牌打造方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胆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举。通过构建课程协同、实践协同、渠道协同、队伍协同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增强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形成“345”(3心4队5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同时,通过党建带项目、党建带课建、党建带团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互促共赢。支部品牌活动成效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网、光明日报、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触电新闻、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等知名媒体报道80余篇,社会反响热烈。
最后,在支部创新特色方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年来结合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格局,立足“党建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促共赢”建设模式,有机缀连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岗融合、协同育人等多个育人向度,构建“一主四辅六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把“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线,以“思政+课岗融合”“思政+文化传承”“思政+网络传播”“思政+心理教育”作为四辅线,打造“政校行企馆团”六主体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解决了如何摆脱枯燥的说教使思政课得到学生心理认同,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分众化实施,如何结合地域文化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品牌,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大思政课”背景下如何扩大思政实践课覆盖面等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支部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近年,支部开展了如“‘院士精神’传承转化活动”“侨汇才智桑梓情 邑起致富美湾区”文化体验活动、“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毛泽东家风展”“广府婚礼习俗文化展”“诚信系列主题实践”等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质兼美的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地域文化,以传播岭南文化、广府文化为侧重,通过“校馆多展进校园”“广府传统婚俗文化主题实践”等品牌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发展是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提升大学生践行弘扬主流文化、提高文化竞争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通过此次发言,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不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实践证明,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能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的建设经验,为全国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深入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