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雍陌文化脉络,感悟传承振兴力量

2025-10-27 09:33:47

近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保膳途,医路暖阳”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中山市雍陌村,在当地村民与党群服务中心的热情接待中,开启了一场满载感动与思考的文化探索之旅。宣讲专员的生动讲述,让队员们逐步揭开这座以贤者之名命名村落的神秘面纱——雍陌村原名洪化,因纪念香山修编贤者而更名,成为当地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的人文印记。

踏入偫鹤园,“康保膳途,医路暖阳”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们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草木葱茏间,繁花随风轻舞,清脆鸟鸣与树叶沙沙声交织成曲。草地上漫步的人们随性停歇坐下,为这座古典园林添了几分闲适意趣。

漫步在繁花摇曳的小径,这一份岁月静好的背后,藏着无数先辈用热血守护的故事。侵略者的炮火曾灼烧过这片土地,却烧不毁他们眼中的坚定......

谈及雍陌文化,“古今宣传大使”郑观应是绕不开的精神坐标。走进郑观应故居,墙上“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的箴言,字字铿锵。

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刃撰写《盛世危言》,为救国图强奔走呐喊。这份心怀天下、敢于变革的担当,不仅激励着雍陌儿女,更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康保膳途,医路暖阳”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们对家国责任的认知。

“千古无不变之法,亦无不敝之政。”表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和政策也需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郑观应名言)

随着讲解深入,一段沉重的历史被缓缓揭开。曾经的雍陌村在侵华战争中惨遭洗劫,古建筑被损毁,文化传承被迫中断。但不屈的雍陌人从未放弃,在先烈精神的感召下,默默守护着文化火种。

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超亿元资金投入让雍陌村重焕生机。破损的故居得以修缮,荒废的园林重现光彩,传统箜篌文化也在黄讳琦夫妇的坚守下绽放新韵——文化馆内,20余把精美竖箜篌静静陈列,播放的录音中,悠扬乐声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似流水潺潺,诉说着文化传承与复兴的动人篇章。

此次探访,“康保膳途,医路暖阳”三下乡实践队队员深刻体会到:郑观应的改革精神,是敢于突破困境、追求进步的勇气;先辈守护文化的坚韧,是对民族根脉的深情眷恋;“百千万工程”的落地,是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作为三下乡实践队成员,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此次经历为起点,在实践中传承“敢为人先、心系家国”的精神内核。既要像郑观应那样勇担时代使命,以知识和行动助力乡村发展;也要学习“百千万工程”团队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让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故事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陈思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保膳途,医路暖阳”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中山市雍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