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恰逢2025年“世界急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联合人民公园志愿者驿站,在人民公园开展“天气多变 救在身边”急救科普志愿活动。活动紧扣本年度“急救与气候变化”主题,聚焦极端天气下的急救需求,为周边居民及驿站志愿者带去实用的急救知识与实操技能,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也全程参与,以专业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活动现场,针对高温天气高发的中暑问题,志愿者团队通过“宣传展板+传单派发”模式展开科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们讲解中暑的症状、急救措施及中医解暑小妙招,让居民们听得懂、记得住。
中暑展板展示
在急救技能教学环节,团队重点演示了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团队成员先进行操作示范,每一个按压姿势、仪器操作步骤都清晰讲解。从老人到孩童,居民们纷纷上前体验,在“学中练、练中学”中掌握了关键急救技能,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小洵老师心肺复苏教学
海赢海姆立克教学
AED的讲解
此次活动还特别注重对驿站志愿者的能力提升,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的模式,帮助志愿者夯实急救知识,为今后在公园内应对游客突发健康状况筑牢“安全屏障”。而对于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课——在为居民普及急救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亲身体会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责任,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教学相长”与“思政育人”的双重目标。
市民心肺复苏
活动结束后,不少居民表示,此次科普活动内容实用、贴近生活,学会的急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志愿者们也坦言,掌握急救技能后,今后在服务中更有底气。学生志愿者表示能用专业所学变成居民的“救命技能”,倍感使命在肩、与有荣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志愿服务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推动急救知识走进更多社区,同时继续发挥高校医疗资源优势,搭建学生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平台,让急救守护延伸到更多人身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