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华电智慧

2021-01-19 11:46:21

9月25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主办的“全国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建设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华电,共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以期推动储能产业和能源高质量发展。

主办此次论坛,是学校联合各界推动储能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又一积极举措。在储能领域,华北电力大学秉承“深入布局、着眼长远”的定位,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综合布局,着力打造储能学科高地,同时从储能材料、应用场景到储能技术等方面,建设完善了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

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储能技术学科高地  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

当前,储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发展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今年2月,教育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文《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简称“储能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华北电力大学,在储能领域有着良好的学科基础。近年来,面向“绿色、安全、高效、智慧”未来能源电力的发展方向,学校围绕能源电力的转化、传输、存储和利用的产业链,构筑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完整的学科链,初步建成多学科交叉、转型升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

学校一直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储能产业发展贡献华电智慧。2019年8月,学校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了“第一届中国储能学术论坛暨风光储创新技术大会”。同年12月,校长杨勇平在发改委组织召开的储能应用专题会议上做了“华北电力大学储能技术研究和学科设置情况”的发言。

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储能技术在学校还有极高的关注热度,今年2月建立的华电储能技术交流群,短时间内就汇集了从事或密切关注储能研究的教师219名。但大家分散在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系统性不强,整体影响力不够。

为改善这一现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杨勇平担任组长,各相关一级学科、平台负责人担任委员的储能专业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储能技术顶层设计上引领发展,在储能科技创新上科学谋划,并统筹规划储能技术人员培养。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能动1907班的常虬洋同学,从今年8月大二开学起,选择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方向)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此次和他一起选择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方向)作为专业方向的还有59名同学。这60名同学是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方向)培养的第一批本科生。2019年10月,学校启动储能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规划工作,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牵头筹建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同时制定了先确立储能方向、再申报储能专业的发展规划。经过充分调研,学校制定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初步建立了高水平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确立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年7月,学院成立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并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热能方向、集控方向和燃机方向基础上增设储能方向。我们通过网络等方式向2019级理工科本科生发出通知,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我们根据学生志愿,从120名学生中选拔出60人,从大二开始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方向)本科生。”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杜小泽说。

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 的通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已完成了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审议和公示等环节,目前已提交教育部网站公示和评议,预计2021年9月开始招生,招生规模暂定为60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校很多研究团队和导师已自发将储能技术作为重要研究方向。据统计,学校目前各个学科在储能技术方向上每年培养几十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涉及学科包括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机械工程等一级学科,以及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能源材料与装备等自设交叉学科(或二级学科)。

作为战略性新兴领域,储能技术需要加快物理、化学、材料、机械、动力、电气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是高校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形成学科优势的有力措施,也是“储能行动计划”明确倡导的储能学科发展路线。“为加快储能技术学科建设,学校通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两个A类学科交叉,自主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后,凝练了储能相关学科方向,制定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培养方案。”学科建设处副处长李惊涛说。据悉,“储能科学与工程”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已完成方案论证、专家评议等手续,已提交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公示。在8月底召开的学校学位会上,“储能科学与工程”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相关事宜,已被表决通过并正式备案。

优化配置资源建设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  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发展,以各类平台建设为抓手,从储能材料、应用场景到储能技术等方面建设了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环节。

面向电网侧和发电侧技术需求,学校依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网侧)、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火电侧)、可再生能源学院(新能源侧)三大学院,凝练了锂电池材料与技术(含电动汽车电池储能)、储热材料与系统、电解水制氢及燃料电池技术、储氢技术、机械储能技术(含飞轮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储能系统规划及运行控制共七个储能技术方向,形成了涵盖电化储能、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等多个储能研究方向的研究队伍。

通过加强与能源电力企业合作等方式,学校推动建设储能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中,加快储能技术推广应用。2018年7月,学校成立先进材料研究院,研究院将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力争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节能电力电子器件开发等项目上取得进展;2019年5月,学校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建能源互网学院,聚焦泛在电力物联网、新能源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和战略规划等研究;2019年7月,为更好地发挥完善的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优势,在储能技术研究领域有所作为,学校正式组建储能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在储能关键技术实现系列突破;2019年12月,学校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氢能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电解制氢技术,开展相关领域自主合作科研项目,共同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搭建的与储能技术相关的主要研究机构还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能源高效转换与发电过程特性”和“多元信息融合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两个研究方向中开展了与储能相关的科研工作;由电气、能动、机械学科的部分教授团队合作成立的先进飞轮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瞄准机械飞轮储能技术国际前沿,全面开展先进飞轮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河北省分布式储能与微网重点实验室,围绕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与需求,在机械储能、飞轮储能、蓄电池储能方法等领域开展研究。

当前,学校有多个教授团队、超过200人的教师围绕不同的储能技术开展长期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纵向、横向项目,并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与北京市政府、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19年5月,我校先进材料研究院“便携式固态储氢装置”项目在“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9”开幕式上荣获第三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ESIC)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第三名。

以新工科理念推进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建设  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按照学校建设储能技术领域“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的世界一流储能技术研究院和学科专业体系的建设定位,学校将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宏观布局,构建完善的储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作为典型的学科交叉支撑的新工科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要真正做到高起点建设,必须要按照新工科内涵,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未来人才,在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现多学科知识课程的真正融合,而非简单拼盘。学校将逐步完善储能方向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建设好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更好体现“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特色优势;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特设专业+专业方向+公选课程”的“三层串联”模式,构建“大类招生、交叉培养、通专融合”的储能专业和本科生培养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全校各专业合力培养储能人才的机制。“在储能课程层面,学校将着力打造两组课程和一组项目,即面向‘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方向)’的储能专业课程模块,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储能公选课程模块,以及强化能力导向的储能科研训练项目。”教务处处长刘崇茹说。

在自主设置“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后,学校将在储能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下设置储能研究方向,基于“一个交叉学科博士点+X个学科交叉研究方向”模式,构建“跨学科、研究型、工程化、国际化”的储能学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同时,在“交叉培养”中实行不同一级学科“双导师制”,促使储能技术与相关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在创新层面,学校将整合现有储能类研究中心,做实校级储能技术研究院,使研究院成为学科交叉开放研究平台、本硕博人才培养基地。并以此为基础,为各类课题研究提供有效支撑,搭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平台载体,加强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探索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依托我校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的作用和职能,促进学术和技术合作交流、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

储能是技术快速更加迭代的产业,现有或已有专业建设模式下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将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破解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这一难题,是储能专业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这也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应有之义。

为更好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学校将加强与能源电力领域央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储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通过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形成制度化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理事会体制优势,将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有机融合,与企业共同建设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汇聚多方力量参与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完成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共同开发教学项目。此外,学校还将推动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从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是学校联合各界推动储能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又一积极举措。学校将在储能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下设置储能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