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一生(一):家世与少年

2020-08-19 08:55:15 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jpg

李大钊.jpg

一、家世与少年

  1889年10月29日,一代伟人李大钊诞生在河北省乐亭县的一个小村庄——大黑坨村。大黑坨村座落在离乐亭县城东南约18公里处。
  李大钊出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封建制度的压迫剥削,中华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英勇反抗都在李大钊成长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地处滦河下游,属滦河冲击平原,解放以前水患频繁,给乐亭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灾难,所以闯关东做买卖成为乐亭人的主要谋生之道,李大钊的大爷爷就曾在长春万宝山等地经营过杂货铺。李大钊的大爷爷李茹珍,也是一位读书人,并且有从九品的官衔。李大钊的大祖父李如珍没有儿子,所以他过继了他二弟李如珠的二儿子李任荣为子,李任荣就是李大钊的父亲。
  李任荣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大黑坨村附近屈指可数的人才,这块碑文是李任荣21岁时抄写的,当时因为他身体病弱,是跪在毯子上趴着写下的。只可惜这位才子因为身患重肺病,在年仅22周岁就过早的去世了,在李任荣去世后七个月,李大钊降生了。所以说李大钊从未见过父亲的面,是遗腹子。然而更加不幸的是,李大钊的母亲周氏因丈夫早逝,忧虑成疾,在生下李大钊不满16个月后撇下大钊,也撒手人寰。还不满两周岁的大钊就成了一个孤儿,只能依靠他六十多岁的大爷爷李如珍抚养长大。对于这段坎坷的童年经历,李大钊曾在《狱中自述》这样回忆:“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惟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正是孤苦凄凉的身世,使在艰辛中长大的李大钊,从小练就了顽强执着的不屈性格。
  李如珍老人知书达理,为人忠厚耿直,这对李大钊的性格形成影响很大。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对大钊的培养上。在大钊三岁时就开始教他识字读书。大钊四五岁时就已能熟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读物。到了五、六岁时,李大钊已经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被村里的人喻为神童。
  李大钊七岁读过的课本《锦字笺》,上面“李耆年”的签名,就是李大钊当时的名字,是由他的第一位私塾老师单子鳌为他起的学名,叫李耆年,字寿昌,希望他能长寿,后来李大钊自己改名叫李大钊,字守常。当时在私塾里,大钊年龄最小,成绩却最好,由于他进步很快,三年后,单教师既高兴又惭愧地对李如珍说:“耆年这孩子学业良好,进步很快,我教不了他啦,您另请高明吧!”单子鳌先生一生从教40余年。他后来经常对学生们说:“我教了一辈子书,有一个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大钊,你们要努力读书好好向他学习!后来李大钊又先后转入张家私塾和宋家书馆读书,一共经过了九年的私塾学习。李大钊学习非常勤奋,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治学基础。他的老师黄宝林对他就有过这样的评价:“嗜读书手不释卷,博闻强记,品学兼优。”当时在宋家私塾读书时,有一次他的老师黄玉堂讲起了洪秀全起义的故事,大钊听了,坚定地说:“我长大了,也要效法洪秀全,推翻满清皇帝”
  李大钊九岁时抄写的《重译富国策》,这本书是由英国人亚当斯密所著,宣传西方富国之策,当时李大钊从长辈们手中辗转借到了当时被社会视为救国救民灵丹妙药的《重译富国策》,其中新颖的治国思想使他如获至宝,于是在受课之余,抄下了其中的洋洋万言。上面的这几个字就是当时出自九岁的李大钊之手。
  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和李大钊同村,比大钊大六岁,赵纫兰是李大钊唯一的结发妻子,在艰难的年代里,始终全力支持大钊求学上进,开展革命工作,她没有什么文化,但当时作为名重当时的学者和社会名流的李大钊却从未嫌弃过妻子,反而对她十分尊重,抽时间帮她做家务,教她识字,引导她走上革命的道路,李大钊夫妻恩爱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
  李大钊故居模型——故居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如珍设计监造,是典型的冀东地区农家庄户格局。故居分前、中、后三院,中院的东厢房北屋就是当年李大钊降生的房间。东正房是当年李大钊和他的妻子赵纫兰长期居住的房子。
  李大钊同志自幼聪明过人,少年时期就有了立志报国的伟大志向,可以说这些都为他后来成为一代伟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占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介绍李大钊同志的家世与少年生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