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文化安全与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天津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坛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文化安全与建设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琳琼,教师姜汪维、赵学琳、竟辉、杨叶平、邹娜,硕士研究生陈佳乐、陈佳慧、闫韶轩、郝明慧、杨可受邀参加会议。
孙琳琼在论坛主会场作《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把握好几对关系》主题报告。报告认为,就理论创新而言,体系化是基础,为理论形成提供有序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学理化是关键,为理论形成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和原理基础。她表示,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知,运用好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创新方法,需要把握好几对关系,即“体系化”与“非体系化”的价值区别、“学理化”与“非学理化”的意义区别、“通俗化”与“庸俗化”的性质区别、“宏大叙事”与“微观体贴”的辩证张力、“理论事实”与“生活现实”的耦合规律。
姜汪维、赵学琳分别在分论坛作《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辩证关系》《文化对外传播进程中文化折扣的生成逻辑》的报告,向与会成员分享了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与会师生表示,此次参会不仅接触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学术观点,并且拓宽了学术研究视野,锻炼了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有组织科研,鼓励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