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系教师支部把精心组织讲好专题党课作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书记示范讲、创新形式生动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师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教师支部书记郝海霞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题目录制微党课。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以教育强国建设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待。
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新征程中,党员干部如何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意义呢?怎样投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呢?
从历史经验看,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教育、科技、人才。没有教育就没有优秀人才,没有优秀人才就无法实现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革命斗争中发现人才,爱惜人才和使用人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设立了许多革命干部学校,致力于为抗战培养各类人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大批科技人才、文化人才等纷纷投身祖国建设,肩负起研制“两弹一星”等科研重任,为国家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制定各类人才政策,给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持续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从面临的挑战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社会、民生还是国防建设领域,都离不开科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需要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从未来的发展看,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教育、科技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人才工作实现更大的突破。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论述一以贯之。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党员,在主题教育期间我们要优先把教育强国建设纳入学习实践中,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拓宽教育工作的视野和格局,切实把自己的教育工作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去理解、去谋划、去推进,抓住机遇、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工作上不断丰富新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新举措,在成效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看教育、放眼世界看教育。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这一重大主题,丰富深化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案,切实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领会,推动主题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
习近平强调,强教必先强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认真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源源不断培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落细落实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用担当尽责、真抓实干的行动应对新挑战,聚力破解学校改革发展难点,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