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三融”强根基,“三创”促发展——建筑工程学院党建“三融三创”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5-09-22 09:50:16

一、主要做法

融入校企合作,创建协同育人平台

1.组织共建强纽带:与湖北荣耀、湖北东泰消防湖北永拓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推行学生培养“双导师制”(企业技术骨干+学院党员教师),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与湖北永拓共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联合开展无人机灭火、消防工程审查等课题研究

2.资源共融促发展:联合企业打造“党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库(如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管理校园建筑物全息投影、智慧校园沙盘等)作为教学素材,开发“施工现场党课”系列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工程实践教学。

3.项目共研提能力:以支部党员为核心,承接地方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东方美境保障房建设风雅城市社区改造等项目,组织师生党员与企业工程师组成“红色攻坚队”,在项目实施中培养师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近两年累计完成横向课题12项,申报专利8项。

融入实训实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三位一体”实践体系: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筑实训中心等平台,打造“课堂实训—项目实战—社会服务”递进式实践链。例如,在实训环节设置“党员先锋岗”,由教师党员带队完成校园22个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全息投影等实战项目。

2.深化“党建+项目化教学”:将主题党日与实训实践结合,开展“红色工地行”“专业技术进乡村送课入企”“送技术下工地等活动。如组织师生党员参与竹山竹坪乡、郧西刘家湾村房县尹吉甫镇、郧阳大丰仓、儒学宫等地的道路改造工程古建筑保护非遗守护等,消防、测量、施工管理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等专业知识应用于实地,同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

3.建立“双创”孵化机制:以支部为枢纽,联合企业设立“党员创新创业工作室”,指导学生团队开发应急救援无人机反制、绿色建筑技术、智能建造方案等,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5个。

融入教育教学,创立思政育人品牌

1.推行“课程思政四融法”:将党建理论、工匠精神、工程伦理融入专业课程,形成“融内容、融环节、融方法、融过程”的课程思政模式打造金课。例如,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嵌入“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党员先锋案例”教学模块。

2.打造“双向12345”师资培养体系:通过“1名党员教师结对2名企业导师、参与3个教改项目、培养4项核心技能、服务5个基层社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打造金师。近两年培养级教学名师1人,建设校级一流核心课程2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编写出版了7部消防系列教材

3.构建“五争当”育人生态:开展“争当理论标兵、技能能手、创新先锋、服务楷模、师德典范”主题活动,设立“党员示范课堂”“师德师风标兵榜”,将党建考核与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形成“党建带教学、教学促党建”的良性循环。

QQ图片20230329184441

二、实施成效

1.党建引领业务显著提升:校企合作项目签约金额增长40%,学生就业对口率达92%;

2.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完成物业管理师、考试培训、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项目5个,培训物业管理师、消防安全管理人员2000余人次;

IMG_2088

3.思政育人成果丰硕获省级学生工作精品项目1项教师党支部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入选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学生获首届全国职业规划大赛湖北省分赛金奖等。

三、创新亮点

1.机制创新首创“校企支部共建—项目联合攻关—成果反哺教学”闭环模式,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

2.载体创新开发“数字化党建资源库”,利用VR技术还原红色建筑历史场景,增强学习教育感染力

3.评价创新建立“党建+业务”双维度考核体系,将参与校企合作、实训指导社会服务、科研双创、志愿服务等纳入党员积分管理


责任编辑:赵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通过“三融三创”,业务发展成效显著,校企合作实、学生就业好、社会服务能力增强;思政育人成果突出,彰显党建与业务融合效应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