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建筑业正步入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转型阶段。伴随这一进程,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传统建筑工人亟需技能升级,而掌握智能制造、数字建造、绿色低碳等新技术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仍存在巨大缺口。破解这一难题,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5年8月10日至20日,“新砼人”社会调查研究实践团(成员包括:崔维琛、高宇轩、范垚坤、潘顺垚、常翰林、黄小川、姚蕊飞、张宇彤、庞鑫蕊、杜亚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一线,围绕“建筑业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与破解路径”主题,开展了为期11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实践团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为缓解行业人才困境、推动建筑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指导教师王兵、闫慧明、宋锦威、杨乐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后走访了中国五冶集团德贤新城一区项目、河北中铸爱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旧城改造项目2-3地块、河北省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韩庄安置房项目、秦皇岛煜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北城·云海住宅小区一期项目,以及哈尔滨建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小李庄片区安置房项目二期大高庄二标段项目。
调研显示,当前建筑业人才矛盾错综复杂。一方面,大量一线施工人员对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智能施工设备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掌握仍有欠缺,系统化、常态化的技能培训体系尚未健全;另一方面,企业迫切需求既熟悉土木工程专业原理,又能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具备绿色建造理念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现实却是“一才难求”,人才培养与产业实际之间存在明显“错配”。
针对调研所揭示的核心问题,实践团并未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是积极探索可行路径与解决方案。创新性地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五个维度系统切入,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对策:
政府层面,团队建议应加快宏观制度出台,引导各方共同推进行业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健全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对于行业协会层面,团队建议应主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校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牵头修(制)订职业标准,强化标准引领。在施工企业层面,团队建议企业要积极联合高职院校共同开展员工培训,提升既有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推进产教融合,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对于高职院校,团队建议院校应快速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推进教学资源更新;提升职工培训服务能力,有效推进育训并举。对于学生群体,建议在校生应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强化职业认同,坚定发展信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建筑业转型现状的认知,提升了综合分析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实践团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将为相关部门、企业和院校提供决策参考,所提出的“五维联动”机制也为破解建筑业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