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季书睿 秦畅)7月12日,“碳”路未来志愿服务宣讲队一行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探秘水生世界,践行低碳理念”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通过近距离观察水生生物标本,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水生生态系统与碳循环的密切关联,为后续科普宣讲积累了生动素材。
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是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水生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馆藏标本涵盖淡水、海洋生物等多个类群,从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到现生淡水珍稀物种标本,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模型到全球水生环境变迁展板,丰富的展品构建起立体的水生世界图谱。系统展示了地球水生生物的演化历程与生态多样性。博物馆内,宣讲队成员们沿着“生命演化—生态系统—环境互动”的脉络,仔细观察中华鲟、白鱀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的标本,通过展品旁的文字说明和多媒体资料,了解它们在碳循环中扮演的角色——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元素,鱼类等生物通过食物链传递碳,湿地生态系统则成为重要的“碳汇”。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拓展,更是“碳”路未来志愿服务宣讲队践行“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见闻转化为宣讲动力,向更多人传递保护水生环境、助力低碳发展的理念,让“碳”路未来的脚步更加坚实。
作为一支专注于低碳理念科普的志愿服务队伍,“碳”路未来志愿服务宣讲队始终致力于通过多样化形式传播绿色知识。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专业储备,更激发了大家将水生生态保护与低碳宣讲相结合的创新思路。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把此次参观的所见所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向更多人讲述“水与碳”的故事,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水生生态家园,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志愿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