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创办于1951年5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学报,也是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近日,《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70年来的办刊成绩,表达了担负起时代使命、发挥好期刊作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为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习近平在回信中鼓励大家“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但在理论上、学术上、话语上尚未充分呈现。只有形成能够解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在回信中,习近平还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两创”方针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思想资源,并加以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还在回信中强调,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要指示为解决民族的重大需求与高校研究之间相脱节的矛盾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我们高校工作者应改变象牙塔化、学院化的发展趋势,做严谨学问的同时要着眼于现实。
为了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外国语学院党委要求各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大学英语教师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同志都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认真学习了回信,领悟回信精神,并写下了各自的学习感想。以下是部分同志的感想摘选:
史晓慧:作为高校人文类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加强学习,经常阅览哲学社科刊物,撰写优质论文或专著,交流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所得和育人心得。教师与编辑的工作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面对的是读者,我们面对的是学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都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自信,发出中国声音的使命,我们要通力合作,齐心协力,认真做学问,积极搞创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朱晓琴:作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人员,我觉得要从三个方面来践行自己的使命担当。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外语教师,难免会接触一些西方的报刊文章和文学作品,要抵御西方思潮的腐蚀和影响,就更需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的学习。其次,作为教师,要开动脑筋在课堂上宣讲好中国文化、中国国情和中国道路,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将德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最后,在科研工作中,要守正创新,把理论武装、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党的理论的创新发展。
吴承钧:我有两点体会:1.创新教学,坚持在中西文化对比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是自己要严以修身,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不断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滋养,用经典的智慧与真理的光芒照亮我们走向未来迎来复兴的路程!
封宗颖: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要充分运用专业的优势,用扎实的学识和过硬的能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在所教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鼓励他们发挥工匠精神,不断引领创新,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吴建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在课程思政中,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赵蔚: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高校教师,从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我看到了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和我们努力的方向。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而我们外语学科,则更身兼桥梁和传声筒作用,负有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使命。
楼燕斐:作为一名理工科高校的语言教师,我的职责是唤醒理工科专业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哲学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人教育”目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