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师生团队赴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开展实地调研,聚焦山茶油产业技术升级与文化传承,通过院企对接、基地共建、技术指导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院企座谈谋合作,共绘发展新蓝图
调研期间,药学院师生与光泽县组织部、团县委、科协及福建圣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学院教师代表系统介绍了药学院在药物研发、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提出以“科技小院”“联合实验室”为载体,推动学生实践培养与技术成果转化。地方部门详细解读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并建议结合光泽县生态资源,探索“药食同源”产品开发路径。圣绿生物科技负责人则提出,希望依托高校科研力量,优化山茶籽油低温压榨工艺,研发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功能的保健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地走访探需求,技术赋能解难题
师生团队深入圣绿生物科技生产车间,参观智能化榨油生产线,并就设备升级、质量控制等问题与企业技术团队交流。在华侨乡吴屯村山茶籽种植基地,师生通过土壤检测、树龄分析,针对部分区域产量偏低问题,提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改良方案。在止马镇杉关村,师生挖掘茶油文化内涵,整理传统榨油工艺口述史,建议结合当地红色资源,打造“茶油文化+研学旅游”特色品牌。

实践基地落光泽,育人服务双提升
调研期间,药学院向福建圣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吴屯村、杉关村授予“学生实践基地”牌匾。未来,学院将定期选派师生团队驻点开展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及文化调研,同时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培养“懂技术、爱乡村”的复合型人才。光泽县科协负责人表示,将配套提供实验场地、数据支持等资源,确保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此次调研不仅为光泽县山茶油产业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与文化传播思路,更以“党建+科研+育人”模式,探索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新路径。学院将持续推动校地协同创新,引导师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厚植家国情怀,为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