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教师党员主讲《国际公法》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近日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3]24号)的有关要求,经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组织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拟认定5999门课程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公法教师党支部教师党员张磊作为负责人、蒋圣力作为参与人(参与人另包括王虎华、李伟芳、王勇)主讲的《国际公法》课程成功入选。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背景之下,《国际公法》课程教学团队坚持通过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对课程进行持续推陈出新,不仅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还自主摸索出了一条“教学团队专业教师教研工作与党支部教师党员党建工作双向赋能”的发展道路(党支部先后建成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在此基础上,教学团队还积极探索以课程知识图谱和AI教学辅助工具为基础的全国性虚拟教研室建设(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新形态教研西行项目”)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以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更新迭代。
从一系列教学改革创新的实际成效看,《国际公法》课程切实指导学生牢固掌握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学说和各项基本法律制度,深刻认识中国在国际法各个细分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状况,系统了解国内外国际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进一步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理解和分析国际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以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将对中国以国际法为依据、通过适当的法律外交途径维护国家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形成更加准确、深刻的认识和认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