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聆听初心的回响,数智学院“红途冀忆”实践团赴磁州窑博物馆与北朝考古博物馆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与社会实践研学,同学们以青春视角解锁历史密码,探寻文化传承新路径。
在磁州窑博物馆,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穿越千年窑火长廊。从宋代“白地黑花”的经典纹样到元代“铁锈花”的粗犷豪放,一件件展品诉说着“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辉煌历史,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艺。通过参观,同学们不仅对磁州窑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被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毅力所打动。
随后,师生来到了北朝考古博物馆,馆内的文物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从精美的壁画到造型独特的陶俑,从珍贵的书法作品到各式的生活用品,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向同学们诉说着北朝时期的风云变幻。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历史背景,让同学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些文物,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北朝时期的繁华与变迁,对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千年窑火与历史遗韵中读懂了文化传承的密码。他们将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在专业领域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