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五大平台”提升“五项能力”以党建引领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27 17:50:28 杨威 赵鸣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原则扎实推进医疗、科研、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搭建“五大平台”,提升“五项能力”突出党建在做决策、带队伍、管方向、促医风、保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巩固深化全国党建示范支部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党支部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组织力、感染力、凝聚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主要做法】

一、搭建培训平台,提升医疗抢救能力

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为载体,按照岗位职责类别,每月定期对支部全体党员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实操考核。针对党员医生,支部主要组织强化急诊“三基”和医学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每周对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个人防护、静脉输液等重点操作项目进行强化。针对党员护士,支部主要开展急诊“三基”和制度、流程、应知应会、应急预案等理论培训,并对静脉输液、吸痰、吸氧、心肺复苏等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在培训期间,支部注重将思政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将优秀党员在医疗急救、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领域的优秀事迹有机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切实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示范,把空泛的概念变成实在的样板,把精神的感召变成具体的行动,引导支部全体党员铸忠诚之魂、存大局之念、秉奉献之心、怀担当之责。培训结束后,支部对全体党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并结合奖惩措施巩固培训成果,切实推动教育培训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支部学习培训.png

支部学习培训.png

二、搭建信息平台,提升资源共享能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ICU)拥有齐全的救治设备、丰富的医学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区域重症医学救治的“领跑者”。为进一步发挥科室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切实解决全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问题,党支部依托互联网平台,开通了哈尔滨市南岗院区与群力院区的远程视频医疗系统,实现了重症医疗卫生机构及院内各部门上下或横向联动。接下来,党支部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搭建了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网(https://hlj.ccmqc.com全省其他医院ICU进行实时质控监测,真正打通了黑龙江省所有具有重症医学科的地市连接,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协作”的良好局面,切实提高重症救治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让医疗资源真正的“活”起来。

远程视频医疗系统.png

远程视频医疗系统.png

黑龙江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网.png

黑龙江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网.png

三、搭建宣讲平台,提升知识普及能力

党支部有效利用“世界健康日”、“世界急救日”、“护士节”和节假日等契机,组织支部党员不定期利用“社区大讲堂”、“哈医大重症学科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形式,开展重症急救知识普及宣讲活动。近年来,支部相继组织党员参加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直播《新华大健康》节目,科普重症医学,取得良好效果;参加新闻夜航、黑龙江新闻联播等节目科ECMO相关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体外膜肺氧合有关知识;开展淘宝直播,科普重症营养相关知识;深入多个社区,科学制作系列宣传模板教案,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术等内容,并为社会群众发放重症救治手册。通过宣教培训,在树立党员先锋形象的同时,进一步让广大群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或重症突发伤害时,能够掌握基础的重症救治知识与技能,在“危难”时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直播《新华大健康》节目.png

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直播《新华大健康》节目.png

淘宝直播.png

淘宝直播.png

新闻夜航.png

新闻夜航.png

四、搭建帮扶平台,提升惠民利民能力

党支部高度重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宗旨,与西藏、新疆、非洲以及国内其他省市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加强协作交流,选派优秀党员和专家开展基层医院帮扶工作,精准发力、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科室在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市级和区级医院科研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推动双方合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更好担负起重症防治的重任,承载起更多的为龙江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和使命。

援疆.png

援疆.png


援非.png

援非.png

五、搭建战疫平台,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支部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党员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忘医者初心,牢记为民使命,纷纷递交请战书,组织起一支抗疫“特战队”,自愿到最危险的战场和病毒搏斗,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誓言铿锵丹心闪耀!“特战队员”们先后奔赴武汉、新疆、天津、吉林、海南、西藏、内蒙古、俄罗斯、黑河、绥化、佳木斯、绥芬河及哈尔滨等数十个地区,把重症病房当作战场,把防护服当作战袍,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发挥专业优势,用智慧与汗水筑起守护生命的“红色防线”“钢铁长城”。在援助武汉期间,支部3积极分子火线入党,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抗疫医疗队.png

抗疫医疗队.png

【工作成效】

一是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党建工作成果。党支部聚焦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永远在路上的自觉,持续抓好党的建设,切实引导支部全体党员把信仰之基筑得更牢、精神之钙补得更足、思想之舵把得更稳,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支部先后获得“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哈尔滨医科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批党支部创新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是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在支部的带领和助推下,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在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居东北地区第一名、全国第五名。支部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龙江名医2支部书记赵鸣雁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支部党员于凯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省级专家支援县医院学科建设先锋行动支援专家等多项荣誉

三是产出了一批高质量临床和科研成果。支部所在科室为黑龙江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年收治危重患者6000余例,承担全省重症医学培训工作,切实为龙江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支部所在学科是省级临床研究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项目(260万)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其他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30余项;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SCI论文11篇;研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

四是提供了一揽子高质量社会服务。支部注重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在抗击新冠疫情、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救治台湾及香港伤员、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救治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行动,以及省内各种应急卫生突发事件的抢救中,支部多次承担了救治重伤员和危重症患者的任务,取得了骄人成绩,赢得同行的好评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支部书记赵鸣雁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卫生应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支部党员于凯江、王磊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经验启示】

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临床、医技科室的各项工作尤其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把握政治方向、实现政治引领的作用。医院基层党支部应始终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深入开展“三力提升”行动,从而确保组织优势拥有最坚实的支撑、最深厚的底气、最磅礴的力量。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基层党支部应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员,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党员,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党员,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党员,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率先取得新突破的坚强堡垒、中流砥柱、红色引擎、压舱之石。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事业是干出来的,本领是练出来的。党员同志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也要有成事的真本领。党支部应站在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上,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建立起来的长效学习机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觉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敢挑重担、勇当先锋,争做教学工作的骨干、科研工作的能手、临床医疗的强人,不断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伟大合力。

三、加强双向融合,提升党建工作的品牌力

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品牌,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党支部在加强自身建设时,应确保党建工作始终与“大理”相通、与“大道”相随、与“大事”相伴,打造能够体现政治引领和专业特色的基层党建示范品牌,从而将党建工作成果切实转化成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转化成为现代化治理的能力、转化成为服务社会的担当。


责任编辑:史金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