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载体创新 让党建工作活起来
黑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党总支
一、背景
黑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工作实际,聚焦解决党建工作存在的方式方法不灵活、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学习载体、实践载体和服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坚持多点发力,发挥特色优势,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得到全面激发。
二、做法
(一)创新学习载体,不断提升理论武装水平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重中之重,创新学习方式,围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宣讲一体化,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一是打造双线融合学习新模式。结合大学生党员特点,原创 “初心晚自习”学习载体,线上领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内容,并制作成音频,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供学生党员收听学习,目前已推送195期,阅读量突破35万。线下依托党员之家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全体学生党员同上“初心晚自习”,受到省委教育工委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高校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和省主题教育简报予以报道。二是推进学习宣讲一体化。发挥新媒体优势,推出“党史青年说”微宣讲栏目,并被确定为各党支部每月主题党日必学内容。栏目采取线上短视频的形式,立足建党一百周年这一大背景,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每期选取一个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采取学生主讲、老师指导的组合模式,党员带头宣讲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32个专题。同时,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党员组建党史宣讲队,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采取“案例式”“研讨式”“文艺式”等方法,走进班级、走进社区、走进万宝小学,开展党史宣讲20余场,听众达4000余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人气。
经济学院“党史宣讲队”走进万宝小学
(二)创新实践载体,不断增强实际行动能力
进一步探索党员实践锻炼的新载体,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进一步开辟增强党员实际行动能力的新路径。一是搭建实践锻炼新平台。结合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实施“五带头、五率先”工程,在教职工中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参加学校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创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学生班级设立党代表,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作承诺、树形象”、“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推行学生党员零迟到、零旷课、零晚归、零违纪、零挂科、零作弊“六个零”承诺制度,经常性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多渠道搭建教师党员争做教学上的能手、科研上的尖兵、师德上的先进,大学生党员争做品学兼优、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实践新平台。二是拓展发挥作用新渠道。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成立牡丹江、内蒙古两地临时党支部,实施线上工作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线上开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开设“抗疫云讲堂”,精心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好专业学习。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学生党员与所在地区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全方位帮助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问题。党支部10余名党员响应学校党委号召,积极联系所在社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主动承担出入口体温检测、环境消杀、外来人员劝导、防疫知识宣传等任务,在社会实践中党员实际行动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活动
(三)创新服务载体,不断发挥业务工作实效
在党建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上下功夫,积极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落实“两张清单”精准服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推动党员教师和辅导员结合工作岗位列出服务学生项目清单,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学习需求清单,收集学生服务需求,公布服务学生项目,开展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双向认领活动,每名教师认领8-10名学生,根据清单实际从思想引导、生涯规划、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精准化服务,帮助每名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0余个,学生对学院教学、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二是构建“党建+服务”新模式。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高知党员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构建“党建+服务”模式,成立“春风行动”党员服务队,设立学习、考研考公、就业三个小组,安排教师党员与学生结对200余个,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辅导、考研考公务员导学、就业指导与岗位推荐等工作,为学生提供精准式滴灌、个性化服务。三年来帮助32名学业预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助力110余名考研、考公务员学生成功上岸,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党建+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春风行动”党员服务队带学生赴义乌建立就业基地
三、成效
近年来,黑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紧密结合民办高校特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丰富党建载体,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互促,取得了基层党建活力全面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发挥的积极成效,为学院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院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民办高校 “党建标杆院系”,连续3年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名“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3名党员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41名党员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教师党员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
经济学院“党员之家”
四、启示
一是必须发挥党建示范创建引领作用。通过示范创建,科学谋划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制度、措施和载体创新,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增强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必须创新党建活动载体。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基层党建规律,找准党建和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用好创新党建活动支点,不断展示特色优势,基层党建工作就会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三是必须建强党员队伍。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实践锻炼的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打造过硬党员队伍,全面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保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