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党总支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和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有吸引力、感召力、创造力的党建活动模式,打破支部界限,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吸纳部分教师党员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组建了“哲漾学习”传统文化宣讲队。宣讲队立足知行合一,引导每一名成员从喜闻乐见到躬身实践,从亲身体悟到言传身教,完成了从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换,也总结出“一新二动三化”的工作方法。
1.一新:借力新媒体,推进多样传播
为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宣讲队突破现场讲授的传统模式束缚,借助互联网丰富传播载体,创新宣讲方式,提升宣讲实效。宣讲队先后创建了“哲漾学习”、“访古1778HAERBIN”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喜马拉雅“哲漾学习”账号等多个网上平台,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受时空限制,符合信息化时代受众学习需求。
(宣讲队成员录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
2.二动:理论结合实践,实现内外联动
宣讲队坚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努力将专业所学向社会传播推广,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助力。宣讲队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号召学院党团员加入志愿者行列;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访劳动模范;深入省内小学校,宣传普及传统文化,带头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宣讲队先后吸引162人次大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辐射到4个城市、11所学校的近7000余名中小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在漠河育才学校推广)
3.三化:丰富内容形式,力促三化融合
(1)传统文化现实化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宣讲队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他们深入小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面对面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目前已录制完成儒家思想、四史学习、古诗词等14个专题,234堂微课,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100篇,通过喜马拉雅发布音频204个。
(宣讲队成员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开展建党百年红色研学活动)
(2)学习模式灵活化
宣讲队创新学习方式,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化为“师生共同探讨”的研学型模式,从静态课堂记忆学习到动态体验学习,构建师生同学互促关系。宣讲队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小队,挖掘哈尔滨红色文化,由老师牵引,学生们带着问题与目标进行参观学习,并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目前已完成东北鼠疫报纸查询、“一一·九”运动资料查询、伍连德纪念馆参观等十六次研学之旅,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社科网、《黑龙江教育》等学术平台和杂志,发布原创文稿39篇,单个阅读量已逾700人次,总阅读量过万,发布视频10个,平均观看量逾300人次。
(宣讲队成员在中国社科网上发表的部分论文)
(3)学生角色多元化
宣讲队推行“学生角色翻转”实践模式,课内课外、校内到校外综合运用,实现学习者到宣传者、践行者的多重身份角色转换。他们在校内组织演讲比赛、《论语》宣讲、哈尔滨红色研学宣讲等主题活动,在校外教授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深入社区宣讲红色文化。同时,依托校内外学习实践,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获国家级创新立项2项、省级创新立项2项。
(宣讲队成员面向小学生开展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学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