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大中小学 开展“五色”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

2021-05-28 14:25:12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大中小学

开展“五色”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

各市(地)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服务国家“五大安全”战略,聚建设“六个强省”任务,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自然资源、优秀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展“五色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龙江特色资源、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创造性落实素质教育,统筹整合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油田、大粮仓、大学群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挖掘龙江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精准对接龙江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核心能力,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内容、新方法,积极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绿色生态文明教育、蓝色高新科技教育、金色现代农业教育、银色冰雪文化教育,着力构建大中小学立足龙江需求、促进全面发展的“五色教育”体系,以龙江文化塑造龙江学子,以龙江精神激励龙江人才,办好龙江特色素质教育,留住龙江需要的实用人才,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培养担当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新人。

二、把握内涵实质

一是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深入开展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龙江四大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龙江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革命历程和精神内涵,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忠贞的爱国信念,学习新时代楷模无畏的奋斗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龙江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爱家乡、爱祖国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立志贡献家乡、报效祖国,培养龙江优秀红色基因传承人。

二是绿色生态文明教育。了解我省的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独特自然环境,理解大气、土壤、水等自然资源的宝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组织植树节、丰收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低碳生活、动植物保护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环境,亲近山川河流,导学生养成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粮食、森林、矿藏、冰雪等基本省情教育,认识我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大美龙江、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

三是蓝色高新科技教育。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航空航天、“三海一核”、页岩油开采等高新技术领域,培养学生科技自强和科技报国意识。推进高校高新科技场馆有序开放和远程辐射,让学生直接、立体、多维地接触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情感。通过STEM教育、机器人设计、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体验等,综合发展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加强省情社情教育,以龙江振兴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推进大中小学贯通式引领,培养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落地型实用型人才。

四是金色现代农业教育。教育学生了解我省作为边疆农业大省的特点,深刻认识“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激情学生兴业报国、为国戍边的情怀。组织开展农业实践,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厂等,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学习必要的耕种、养殖知识,掌握常用工具、药品、机械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真正做到出力流汗、磨炼意志。深入了解我省“北林荒”到“北大仓”拼搏史、奋斗史、发展史,提升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认识,培养扎根农村、热爱农业、服务农业的志向和能力。

五是银色冰雪文化教育。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广泛开展冰雪研学活动,助推旅游强省战略。深入推进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劳动进校园,让学生在赏冰乐雪中磨炼不畏严寒的健康体魄,让学生在清冰运雪中培养战天斗地的顽强意志,让学生在凿冰玩雪中感觉冰情雪韵的艺术熏陶,引导学生感受冰雪文化魅力,培育美好心灵,把气候寒冷的自然劣势变成涵养性情的人文优势。

三、明确教育目标

一是构建教育体系。聚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实现大中小学衔接贯通,校内与校外教育相融合,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家庭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职前与职后教育相贯通,形成处处皆教育、时时能学习的参与式、体验式、熏陶式、情境式的终身教育环境,努力构建龙江大中小学的“五色教育”体系。

二是构建课程体系。挖掘整理“五色”教育资源和文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指导、强化实践将“五色教育”内容,融入国家课程、纳入地方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形成科学完备、丰富翔实的“五色教育”课程资源体系。

三是构建实施体系。“五色”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采取地方课程教学、学科知识渗透、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熏陶、研学实践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标准,纳入教育教学过程。

四是构建评价体系。将“五色”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学生参与情况、情感培育、价值塑造、习惯养成、技能培训等作为重要过程性评价内容,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效。

四、拓展实施途径

一是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全省《人文与社会》《劳动与技术》等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本地特色校本课程,系统讲述龙江历史、龙江文化、龙江精神和龙江振兴等省情内容,培养学生了解龙江、热爱龙江、建设龙江的志向。

二是校园活动。利用班团队活动,开展专题教育、实地参观、志愿服务和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习龙江精神、感受龙江变化、谋划龙江发展,树立龙江文化自信和精神自豪,教育引导学生关注龙江、留在龙江、奉献龙江。

三是校外教育。充分发挥本地校外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场所,以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和社会场所的作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感受社会,从小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自觉明确学习目标、担当社会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四是研学实践。利用好国家级、省级及各地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积极开发“五色教育”研学实践课程,科学设计“五色教育”精品路线,构建“五色”研学实践网络,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和经历实践教育过程,增强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提升学生的感情共鸣和价值认同。

五是校园文化。在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中突出强化“五色”教育内容,用龙江的传统文化、英雄模范、优秀精神感染学生、浸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爱国热情。

六是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共同讲述龙江好故事,传递龙江好声音,用切身感受展示龙江的特色优势和发展进步,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激励学生自尊自豪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奉献龙江的理想。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是融合校内校外教育。统筹校内校外基地、资源、优势、特色,构建校内外教育融合的教育体系,贯通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综合实践、研学教育等途径,形成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是整合相关部门资源。积极与农业、工信、商务、自然资源、文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合作,做好布局统筹规划和政策顶层设计,汇聚相关部门的合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局面。

三是统合教研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科研机构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广泛开展面向课堂、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的教研科研,推进“五色教育”深化内涵、优化实施。积极组织论坛、交流、研讨和展示活动,开展学术研究、成果评比和项目科研,努力提高“五色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是聚合社会组织优势。鼓励与科研院所、社会组织联合探索“五色教育”模式,梳理汇总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和路线、提升凝练成为龙江特有的文化和精神,促进“五色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

各地结合地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方案,培养选树一批“五色”教育示范县、示范校,推动形成一系列“五色”教育优秀成果。各地各校贯彻落实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教育厅

                            2020年12月24日


责任编辑:黑龙江省教育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黑龙江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