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传播年会暨教育国际传播力学术交流会在河南大学召开

9月20—21日,2025国际传播年会暨教育国际传播力学术交流会在河南大学举办。来自全国高校、媒体机构、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科研院所的近16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汇聚一堂,共话国际传播领域前沿议题。本次会议中,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教工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实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组织协调能力,为会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会议伊始,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河南大学的百年历史传承以及学校在国际传播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他表示,借助智能技术提升国际传播的精准性、有效性,已成为各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期待与会嘉宾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聚焦智能传播新趋势,探索精准传播新路径,以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主旨报告阶段,中国日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原副社长周树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等专家学者围绕AI时代的国际传播、对外传播格局及策略、高校国际传播教育实践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平行论坛阶段,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媒体机构、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科研院所的近16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在国际传播学科建设、国家形象与媒介话语、跨文化交流、数字传播技术、文化软实力、语言传播与翻译实践六大主题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国际传播创新论坛中,学界、业界嘉宾从当前国内外传播领域的新形势出发,就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国际形象建设、国际主流媒体传播效能评估、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等行业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筹办工作中,支部党员干部主动牵头、制定接待方案,科学设计会场动线布局、统筹物资调配,组建师生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党员带头、师生协同”的高效工作体系。其中,教师党员冲锋在前,全面负责嘉宾行程对接、会议材料审核把关、彩排协调统筹等关键环节,以专业能力保障会议细节落地;学生志愿者则在党员教师的统筹指导下,分组承担签到引导、设备调试、新闻报道、茶歇补给等岗位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服务合力。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学院、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主办。会议的圆满召开充分彰显了新闻系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与战斗力。支部将充分汲取本次会议筹办的宝贵经验,锚定“党建+志愿服务”融合升级主线,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奠定坚实基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