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将尽、步履未歇,湖工商青年们的征程,正沿着学堂、田埂和社区延伸,以心为种 以行为犁,满怀热忱、向光而行,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初心,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能!正芳华、敢担当,让我们循着"三下乡"的足迹,触摸奔涌不息的青春力量,感受他们滚烫的赤子之心。
01
经济与贸易学院郴心郴意乡村振兴团
走进非遗文化 感受剪纸魅力
通讯员:李灿蓉 黄芪
为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郴心郴意乡村振兴团于7月18日在郴州市坳上村开展非遗剪纸体验活动。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巧与传统纹样,亲手创作花鸟、福字等寓意吉祥的作品。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掌握了剪纸艺术的制作流程,更深刻理解了其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此次实践为青年大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艺术提供了宝贵机会,也为古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了新生力量。
(图为队员们分享剪纸成果)
02
体育与健康学院蒲公英健康运动计划支教队
网球下乡送健康
福利院孩子乐享运动时光
通讯员:胡慧霞 向谦
7月18日,蒲公英健康运动计划支教队走进娄底市社会福利院,为孩子们带去网球运动与健康知识。 团队成员们通过趣味网球游戏、 基础体能训练,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感受运动快乐,同时开设健康小课堂,讲解科学锻炼与日常保健知识。
汗水浸湿衣衫,笑容绽满脸庞,此次活动以体育为桥,既为福利院儿童送去运动乐趣,也传递了健康理念,用陪伴与关爱助力孩子们筑造健康、 快乐的童年。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进行网球教学和网球小游戏)
03
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阡陌新途调研队
青春下乡探宅改 数据赋能振兴路
通讯员:陈慧琴
7月19日,阡陌新途调研队赴浏阳集里街道太平桥集镇开启暑期调研。团队深入村镇走访农户,聚焦宅基地有偿退出与盘活利用主题,累计收集有效问卷48份,梳理农户诉求与建议。下午前往洞阳镇北园村,实地勘察闲置宅基地现状以探寻活化路径。此次调研中,学子们以脚步丈量乡村肌理,以数据支撑政策优化,力求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青年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图为团队队员调研当地农户宅基地流转情况)
04
马克思主义学院“烟花古韵”非遗传承实践团
访古馆明烟火之源
问今策启传承之路
通讯员:王添乐 郭超富
7月19日上午,“烟花古韵”非遗传承实践团赴湘赣边非遗文创馆与浏阳花炮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深入了解浏阳烟花的历史演变、传统工艺流程及其独特文化内涵。团队通过实地参观、访谈交流,系统掌握了非遗保护政策的实施情况,收集了各界对花炮技艺传承、文化价值及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此次调研不仅为后续非遗文化研究与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浏阳烟花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湘赣边非遗文创馆与馆长等人进行互动交流)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前合照)
05
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智启乡韵”实践团
探访土地数字化改革
见证数智兴农实效
通讯员:唐陈艺 赵昱斌 徐宇轩
7月17日,“智启乡韵” 实践团走进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围绕“数智赋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调研,走访土地数字化流转中心、智慧农业基地、数字文旅项目及历史文化场馆,在沃野与文脉间,破译乡村振兴的 “数智密钥”。全区60个村完成土地数字化改革,零散农田整合为连片项目,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流转土地赋能种植产业发展。3.7亿成交额、31万亩流转土地的背后,是土地资源从“沉睡资产”到“活力资本”的智慧蜕变。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农民交流)
06
前沿交叉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茶青锋队
青春脚步丈量茶乡
共议高峰振兴蓝图
通讯员:刘乐晖 杨竞民
7月18日,李茶青锋队与古丈县高峰镇政府举行座谈会,共商高峰特色产业振兴话题。古丈县高峰镇党委书记罗文庆指出当地的品牌、深加工及营销存在短板,并表达对三下乡团队的高度重视。团队汇报“芙蓉学子·乡村振兴”项目进展,提出本土智慧与青年创新结合的方案。双方在交流中达成校地长效合作意向,希望将青春智慧注入千年茶乡。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会后留影合照)
07
微电子与物理学院茶韵金薮团
黄桃丰产遇难题 学子援手拓销路
通讯员:章婧仪 熊佳怡
7月17日上午,茶韵金薮团赴湘乡市东陵村进行实地调研,计划将数智理念融入当地乡村振兴工作。调研中,团队发现当地黄桃丰产,如今却由于宣传力度不足,销路狭窄等多重因素,面临滞销困境。通过后续走访和调查,团队初步完成了调研报告梳理工作,并通过多重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团队表示,在未来将持续跟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研讨黄桃助销方案)
08
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青春奋斗实践团·本硕联队
浏阳林地改革探新路
村民分红享长效收益
通讯员:江丹 陈慧琴
7月22日,青春奋斗实践团·本硕联队调研浏阳市西湖潭村集体林权改革成果。该村创新林地经营权入股机制,组建合作社统一开发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实现"资源变资产"。参与农户年保底分红8000-10000元,协议保障50年。此举盘活4万余公顷林地,带动10万人就业,配套风险防控措施降低经营风险,使生态资源持续释放"富民红利"。调研表明,深化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产权流转与利益分配机制,是激活乡村资源、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图为调研成员认真参观西湖潭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馆)
09
财政金融学院治水七星队
金融活水润乡土 污水治理谱新篇
通讯员:彭锦雯 许心甜
7月11日,治水七星队在刘振宇老师的带领下,赴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杨家山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聚焦金融赋能农村污水治理。调研团创新性提出了“政府补贴+村民分级付费+社会资本”三位一体模式。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调研团尝试用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绿色信贷、收益权质押、保险等金融工具破局,并在村间宣讲,帮助村民理解“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推动村民从“怕花钱”变“愿付费”,为乡村污水治理可持续路径提供思路。
(图为调研团与靖港镇杨家山村村委会负责人合影)
(图为调研团协助当地村民填写问卷)
10
国际商学院星火丰农队
躬耕沃土探"丰"芒
知行合一助"农"旺
通讯员:张子欣 陈博彬
7月17日,星火丰农队前往龙家亭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参观学习农业种植与收割技术。团队成员实地观摩了水稻的种植流程,并参与体验了收割作业,了解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活动中,当地农户详细讲解了作物生长周期、土壤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并积极提问。 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种植技术)
(图为当地农户向团队成员科普农业机械的应用)
11
工商管理学院 “古韵非遗,蓝印相续”暑期社会实践队
探寻蓝白之美 传承非遗文脉
通讯员:邓宇芹 蒋欣叶
7月18日,“古韵非遗,蓝印相续”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邵阳县蓝印花布基地开展了实地考察。展览馆里,讲解员介绍了邵阳蓝印花布来源与历史发展过程,黄豆,石灰,棉麻,板蓝根,胚布都是蓝印花布的原材料,经设计、刻版、刮浆、染色、去籽等工序制成蓝印花布。现融合现代科技,开发近2000款文创、服饰等产品,并设研学基地。此次参观让队员们直观了解了蓝印花布的历史脉络与手工智慧,也看到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更凸显了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为古老技艺在当代的焕新提供了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在邵阳非遗蓝印花布基地门口的合照)
(图为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蓝印花布展览馆)
12
前沿交叉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媒前沿队
水边指导——“三下乡”的实践课堂
通讯员:李诗妍 何佳慧
7月18日,智媒前沿队来到湖南省怀化市塘湾村响溪村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在当地专家的带领下走近水边,专家为队员们进行现场讲解,详细传授乡村生态知识。这场专属“三下乡”的户外实践课堂,让队员们实地了解了乡村水生态状况,为后续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图为当地专家向队员们讲解乡村生态知识)
13
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慧湘村团队
一堂星空课,种下乡间探索梦
通讯员:吴芝燕
7月18日,慧湘村团队在湘西古丈县高望界村村委会开展“仰望星空”课程,为当地孩子推开探索宇宙的大门。课堂上,老师细致地讲解星空知识:从星星发光的原理到八大行星的特点,用“北斗七星像勺子”“猎户座神话”等趣味表达激发兴趣。“星空创作”环节中,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心中的星空和地球。稚嫩笔触里藏着被点燃的科学梦想,这堂课程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在孩子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让科学之光照亮乡村成长路。
(图为小朋友在讲述他心中的地球)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
14
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青春韧性队
深入平江老城区 调研洪水灾害风险
通讯员:肖彤彤 张文洁 易苗虹
7月16日,青春韧性队深入平江县老城区开展问卷与访谈。团队成员与居民、社区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历史洪涝影响、居民防灾意识及灾后重建满意度情况,记录了社区负责人如何启动应急响应、日常防汛机制及设施准备、工作难点阻力等重点问题。此次调研为分析“人 - 地 - 灾”互动关系提供了微观视角,助力后续提出更贴合实际的敏捷治理建议。同时青春韧性队开展“县域复合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敏捷治理”调研,团队走访汉昌街道个体经营户,了解商户受灾影响与应对举措;探访月池塘居民委员会及社区,收集基层防汛治理经验与民生诉求;实地考察黄沙洲泵站,调研其防洪排涝运行机制。此次走访为掌握平江县复合洪灾治理现状、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积累了一手资料,助力后续敏捷治理方案研究。
(图为队员协助街道商铺老板填写问卷)
15
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一叶兴乡队
观博藏识黑茶味 赏艺品韵雅千重
通讯员:杨素婷 师艳艳
7月21日,一叶兴乡队走进安化县城南区安化黑茶馆,开启了一场与黑茶的深度对话。博物馆内,各式黑茶整齐陈列,从传统茯砖、黑砖到造型独特的千两茶,队员们边听讲解边观察,指尖触茶饼,似触时光温度。茶艺师现场演示:烫具、投茶、注水,茶香随沸水漫开。“这是润茶,唤醒茶性。”她边做边讲,动作流畅。队员们或拍或记,见琥珀茶汤入杯,也学起持杯。这次探访不仅让团队成员认全了黑茶种类,更摸到了茶文化里的门道。
(图为团队成员与茶艺师交谈记录)
16
数学与统计学院薪火湘传知行团
探寻红色旧址 追寻红色足迹
通讯员:赵佳秀 王新运
7月23日上午,薪火湘传知行团走进长沙新民学会旧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活动中,团队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蔡和森故居及陈列馆,通过珍贵的照片和文献了解新民学会的历史和发展。随后,团队采访当地游客,调研游客参观新民学会旧址的感受。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精神,对 “初心” 二字有进一步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民学会旧址的合照)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新民学会旧址)
17
前沿交叉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长青桥团队
村委会里的健康课:
开展村民慢性病交流
通讯员:夏欣宇 刘紫嫣
7月23日,在湖南省邵东市三尚村村委会,长青桥实践团给当地老年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课。活动中,实践团为老年人讲解慢性病有关知识并通过问卷调查、互动访谈和智能设备监测,精准采集老年村民的生理指标与生活习惯信息,为优化预测模型提供本地化数据支撑。
(图为团队队员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课”)
18
前沿交叉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沃野繁星队
塔卧镇里寻足迹 沃野繁星悟红史
通讯员:袁怡可 胡佳珏
7月23日,沃野繁星队到达湘西永顺县塔卧镇,前往湘鄂川黔省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红色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队员们通过观看历史照片、展品等学习红色历史,随着参观的深入,那段峥嵘岁月逐渐在眼前浮现,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此次参观活动不仅增强了队员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图为队员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前合影)
19
数学与统计学院 鼎城追光调研团
探企访智兴粮安 调研亿泽悟匠心
通讯员:肖亚轩 龙艺文
7月17日,鼎城追光团队前往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期间,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与该公司董事长陈帅宇围绕粮食安全,深入探讨了以“新理念+新技术”驱动农业创新的经验,了解了其合作社模式的实践探索。同时团队成员参观了稻谷烘干中心、加工车间,学习了稻米加工的大致流程。此次调研是对“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学习与探讨,团队也将持续通过实地调研与采访,致力于为智慧农业发展贡献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专访亿泽农业董事长陈帅宇先生)
20
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七月天团队
观红色影像忆峥嵘
承革命精神育自信
通讯员:刘文婧 曾莉媛
7月17日,七月天团队在石门县图书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长津湖》、宣讲石门本地红色故事,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活动中,志愿军精神深深打动了孩子们,团队还借助老照片等载体,讲述了石门“南乡起义”等革命故事。互动环节里,青少年纷纷写下心中敬佩的红色人物,张贴在“红色心愿墙”上。此次活动有力助力基层红色教育开展,进一步培育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图为团队成员和孩子们一起观看《长津湖》影片)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做红色文化宣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