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知识点来啦~

2022-01-21 20:50:46

疫情防控知识点来啦~

疫情还没有消失,大家都还需要努力,防控疫情,人人有责,那么最新防控疫情的宣传内容有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吧!

1.jpg

疫情防控小知识

1、保持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易令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应保持充足睡眠,藉以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2、常开窗通风: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开窗时间以上午9: 00-11: 00或下午2: 00:-4: 00为最佳,每天开窗3-4次,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在室外无风的情况下开窗的时间应该较长些,保证室内空气产生对流。

2.jpg

3、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4、戴口罩: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最好购买正规企业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

5、勤洗手:通过洗手,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jpg

6、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7、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饮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8、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9、遵守1米线: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4.jpg

配合防控工作

1、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附近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的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系统,缓解并阻断疾病流行。需积极按照社区或单位安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时依次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有所懈怠。

5.jpg

3、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有中高风险地区居旅史的人员,要配合落实14天(自离开中高风险地区之日起)的隔离医学观察。并主动向社区或单位报告,配合做好核酸检测。

4、配合排查密切接触者:如果被疾控部门通知自己属于密切接触者,需按要求进行居家隔离,避免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若出现发热、干咳等异常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防控机构报告,并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6.jpg

5、关注疫情信息,如实上报:可以通过国家卫健委、央视新闻网等官方网站了解疫情最新动态,也需关注所属单位、院校、社区所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并了解自身所在地及途径地的相关疫情报道,若存在报道中所提及的中高风险地区居旅史,密切接触史需及时报告,按要求隔离并做核酸检测。

何为奥密克戎毒株?

奥密克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变种,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检测到。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变异株 ;11月29日,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

奥密克戎毒株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有着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与其他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隐匿性、传播力更强,感染者症状相对轻,重症较少。具体表现为:上呼吸道的症状较重,咳嗽、咽痛较多;部分病人有发烧症状,以中度发热为主,38度、38.5度;消化道症状比较少,以往是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较多。从来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或者年龄比较大的患者,一旦感染之后不排除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但具体情况还有待研究与观察。

我们作为普通人群,既要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又不能完全依赖疫苗。平时还要加强个人防范,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才能更好地避免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责任编辑:董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疫情防控知识点来啦~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