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钟金凤博士
“兽医政策与法规”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涉及畜牧、兽医、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旨在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执行畜牧兽医政策、法规的能力与管理水平。该课程蕴含了大量的与职业品格、法治精神及科学精神相关的思政元素,然而,就现在的“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而言,这些思政元素尚未被很好地融入课程教学。
一、“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畜牧生产大国,畜牧行业每年都向社会提供大量的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为稳定“菜篮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畜禽产品生产、经营与监督管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养殖户滥用抗生素和添加违禁药物,兽医行政执法工作者执法不严,加剧了非洲猪瘟席卷大江南北的进度,等等。兽医行政执法者是维护动物源食品安全生产和保护人民健康的一线卫士。因此,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执法队伍是保障“菜篮子”安全与稳定的关键所在。畜牧兽医专业主要培养畜牧生产和兽医行政执法人才,开展“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既符合高校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也符合畜牧兽医行业高质量执法的客观用人要求。
二、“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完善“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目标
“兽医政策与法规”原有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畜牧兽医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条文,使学生了解兽医行政执法知识与技能在兽医学科及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熟悉兽医政策法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依法从事动物养殖、防疫检疫、兽医诊疗及兽药饲料生产经营活动,并要求学生具备 独立分析相关案例的能力,从而提高兽医行政执法能力。”该课程教学目标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尚缺乏育德目标。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应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育德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团队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 道德观、畜牧生态观及生物安全观,从而将学生培 养成为爱岗敬业、知法懂法、尊崇科学的守法者和执法者。
(二)“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1.围绕新设立的课程教学目标,重构“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评价机制。应结合时政热点,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加以总结凝练,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融入课件、教案、教材以及课堂教学。
2.优化课程评价方法。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及专家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纳入课程考核,更新教学评价手段。
三、“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
(一)思政元素的挖掘
“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兽医行政法规基本知识,包括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及行政诉讼,主要涉及执业行为的规范化,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第二部分为动物防疫管理、兽药管理及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具体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以下简称《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等,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观、科学精神、生态价值观、生物安全观等,而法治意识教育则贯穿课程教学始终。
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素质培养是育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等方面[4]。良好的职业素质是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做好生产与监督管理工作的前提。职业道德观教育的根本要义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敬业奉献、公道办事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内容属于兽医学与法学交叉学科内容,有着政策与法规的一般性价值追求,包括公平、正义、秩序、忠诚、守信等内容,这与优良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求高度一致。将这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进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畜牧兽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如在讲授《兽药管理条例》的“兽药生产”章节时,应注重防疫及兽药检测细节的讲授。例如,在对兽药和肉品的药物残留进行抽检时,应告知学生对兽药成分、药物残留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是评价药效、评判药物残留并最终形成检测报告的重要依据,整个检测过程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在讲授《动物防疫法》的“质量安全保障”章节时,应强调对动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时,整个过程包括 取样、培养、基因扩增、血清学测定、消毒等环节都 应严格按程序进行,如此才能准确把握动物疫病的流行状况。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既学到了课程专业知识,又受到了科学精神的熏陶。
3.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从不同角度规定了畜禽养殖场必须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防止污染环境。基于此,要教育学生任何建设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科学养殖、适度养殖,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养殖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让学生理解养殖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4.树立科学的生物安全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已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根本遵循。《动物防疫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均蕴含生物安全观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生物安全相关法规,牢固树立生物安全观,对培养高素质的兽医专业人才意义重大。
(二)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课程思政并不等同于“课程+思政”。如何将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1.采用案例导入法。案例教学法具有生动、真实的特点,师生互动性强,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兽医法规相关案例都是司法实践中的实例,其包括案情再现、法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等内容,案例中隐含着诸多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将案例教学当作重要抓手,选择时效性强、生动鲜活的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传授中。如针对“兽药规范安全生产”讲解时,可以导入案例教学,通过反面例子让学生意识到违法违规生产假冒伪劣兽药的危害,教育大家要在畜牧兽医行业中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弄虚作假。
2.探索问题导向教学法。为避免课堂教学单调、枯燥,可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教师先提出问题并请学生去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而教师则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例如,在讲授《畜牧法》章节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法律条款,并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入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制定这部法律和为什么要提倡生态健康养殖?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学习《畜牧法》,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对于第一个问题,各组一致认为,《畜牧法》是为保护并合理利用畜禽资源、保障肉禽蛋产品质 量、规范畜产品经营而制定的法律。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小组都认为生态健康养殖是为了保护环境,但都忽视了生物安全问题。针对部分学生忽视生物安全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了正确的引导。《畜牧法》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包含生态价值观和生物安全观,学好《畜牧法》,不仅要掌握与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肉禽蛋产品质量控制及规范畜产品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还要厘清《畜牧法》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
3.角色扮演法
针对“兽医行政强制执法”时,可以让学生分别不同扮演角色,通过不同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秉公执法,实事求是,经得住考验,坚定立场。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创建和谐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点设计相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等途径回答教师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点,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尽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部分时,可先提出“为什么要重视微生物安全?”这一问题,围绕该问题开展本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讲授。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利伟,杨小林.“兽医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1):109-110.
[2]刘丽.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兽医法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J].现代畜牧科技,2021(09):31+33.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21.09.012.
[3]甘黎明,蒋加进.“兽医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4):72-76.DOI:10.16515/j.cnki.32-1745/c.2020.04.013.
[4]饶时庭,李军成,黄金华,任春芝,李姗.高职《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1):27-28.
[5]姚红,陈宇,朱河水.“兽医法规与兽药生产管理”课程思政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20(18):115-116.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6.053.
[6]孙明梅.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法规》“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0):71-73.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