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精研实务 季季厚植理论 ——法律系教师党支部以常态化学习赋能专业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党建与业务的双促双融,法律系教师党支部组织了新学期的公安业务“月月谈”和法学理论“季季讲”活动。
3月18日,法律系教师党支部邀请洛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郑辉警官到校开展《刑事复议复核程序简述》专题教学研讨活动。郑辉教官以“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保障”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刑事复议复核程序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及流程要点。在座谈会上,老师们围绕“OBE理念下的法学课程改革”展开头脑风暴,形成三点共识:一是构建“三维能力模型”:将证据审查、文书撰写、风险决策设为刑事法律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配套开发模拟卷宗制作、听证辩论等实训项目;二是实施“双导师制”,由教官提供真实案例库,院校教师开发情景教学模块,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三是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引入公安实战部门参与课程考核,通过模拟复议听证会等形式,检验学生程序适用与争议解决能力。
3月21日下午,赴武汉大学进修归来的杨玉玉老师以《数字法治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为主题,开展了“法学理论季季讲”活动。杨玉玉老师从数字法治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三个维度展开阐述,针对当前数字法治面临的实践挑战,杨玉玉老师深入分析了算法偏见、法律滞后、管辖困境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一是构建科学前瞻的数字立法体系,完善数据产权、技术伦理等领域规范;二是强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治理支撑,提升数据安全与风险防控能力;三是推进公众数字素养教育,培育法律从业者数字治理能力。通过交流研讨,大家对数字法治的前沿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会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两性一度”,以高质量教学科研迎接学院审核评估。
这一系列活动是法律系教师党支部落实“五点一线”党员教育品牌的具体行动,也是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法律系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持续推动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为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科技思维的卓越法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