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农村水环境治理
这支队伍在实践中
交出新答卷
▷▷▷
2023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立足当下,农村生活污水如何高效、科学治理?博士生党员如何在实践中依托专业优势,化解基层难题?在2024年暑假期间,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第二党支部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号召,带头组建AU赋能突击队,瞄准清远市英德市桥头镇实际需求,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善行动,通过针对桥头镇现有设施的调研,整理总结目前生活污水处理的缺陷及面临的问题,力争以自动化、智能化的形式完成升级改造,助力农村提升“绿色颜值”,书写了支部助力“绿美桥头”建设的青春答卷。
▷▷▷
深入林间小径入村实地调研、用蹩脚的客家话向村民们科普、蹲守路边与村民谈话……这是突击队成员们在桥头镇调研的每日写照。
在镇政府,突击队成员和桥头镇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城镇及乡村分别采取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在田间、地头,突击队成员先后走访了桥头镇污水处理厂和石角村、潭坑村等多个村落的污水处理池,实地查看其工艺原理,考察现有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在村口、路边,突击队成员“不放过”每一位村民,以真诚的态度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以及对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的期待。
经过多日的座谈、实地走访和调研,成员们结合自身的自动化专业优势,制定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改善方案,计划通过建立全网污水排放监测系统、引入AI异常识别,实现桥头镇各村生活污水“无人化”处理。
在调研的同时,AU赋能突击队成员还在桥头镇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与生活污水排放知识宣传活动,用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村民科普,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生动有趣的宣传单、简明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轻松愉快的小游戏,老百姓们得以轻松掌握垃圾分类及生活污水排放小知识。“大骨头竟然是其他垃圾”“虾壳应该也属于厨余垃圾”“原来洗完衣服的水也不能随意排放呀”……在科普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居民们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与见解。
桥头镇位于英德市东部,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欣赏。著名的英东中学也坐落于此,这是一所于1942年由共产党领导创办的革命老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师生两次投笔从戎的事迹多年来都为人称道。
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墙绘、令人心醉的绿色田园风光、带着喜悦的黄色丰收时刻,不仅构筑成美丽的桥头风景,也酝酿出红色革命老区的深厚底蕴。突击队成员利用调研走村的间歇,为这座山清水秀的粤北小镇拍摄起文旅宣传片,希望能让更多人看见桥头、了解桥头,展示桥头镇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
▷▷▷
据悉,AU赋能突击队由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第二党支部号召组建,成员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等本硕博在读学生,团队专业特色突出,研究方向涵盖污水软测量建模、污水预测控制、污水检测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他们的目标。在未来的技术落地阶段,他们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将校园“小课堂”与乡村“大课堂”贯通,让这抹绿色成为赋能桥头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生态底色,为“绿美桥头”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
图片|叶梓晴
文字|李旺 叶梓晴
初审|叶梓晴
复审|李旺
终审|申宏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