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暑期三下乡“农之循环,昊龙振兴”实践团在邵瑞鑫、唐朝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及菌渣利用工艺,并到田间检验试验结果。
实践团与厂长交流菌渣制成有机肥的方式
上午,实践团来到新郑市久鑫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在孙伟增董事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设备、小黑平菇生产车间与菌袋生产过程,邵瑞鑫老师、队长龙昊驰与厂长交流菌渣制成有机肥的方式。
实践团来到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
下午,实践团来到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首先,双方举行校企交流座谈会,李彦增向成员们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业务范围,并向团队成员科普了食用菌分类及生长条件,邵瑞鑫老师提出了食用菌循环农业的相关建议,许昌市建安区工商联书记李冰参与会议并发言,与会人员就食用菌生产、乡村振兴展开深入研讨。
实践团参观白灵菇、灵芝等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工厂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白灵菇、灵芝等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工厂,并介绍了白灵菇罐头、菌汤煲等食用菌加工品。通过考察与学习,实践团队对食用菌生产加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农村食用菌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清晰了后续实践及创新工作开展的思路与方向。
实践团向当地农户讲解改良土壤、作物增产增效的最佳方式
实践团成员到农田实地调查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施肥状况
最后,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位于瓦屋刘村的建之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向当地农户讲解改良土壤、作物增产增效的最佳方式。随后,实践团成员到农田,实地调查了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施肥状况。
本次实践活动探索了实践育人的新机制,多方共赢的新途径,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产学研”一体化水平,为学生进一步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拓宽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激励他们厚植家国情怀,积极主动作为,更好地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